基于旅游价值导向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历史街区记载着历史的传承和信息,蕴涵着深邃的文化遗产精华,其整体的风貌展示着城市某一时期的文化特色及城市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结合旅游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利用,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历史街区的旅游,保护与利用之间存在怎样一种关系,在现实中如何协调处理这种关系,两者能否取得双赢,改善和提高原住居民生活品质,同时避免因盲目旅游开发而导致遗产破坏,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的基础上,运用实证比较、研究成果归纳分析等方法,对历史街区在旅游价值下的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对历史街区的概念、保护原则、内容等作了综合概述,并提出历史街区在保护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之一——旅游利用。接着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利用的相关性及旅游利用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第三部分在综合平衡以上分析后,提出历史街区在进行旅游利用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实践运作建议。运作建议主要从四部分展开论述:政策的制定、街区的保护、开展旅游的建议以及组织管理,这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 第四部分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景观特色与运作模式不同的丽江四方街历史街区和上海新天地两个案例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上述的观点。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文明的发展,文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开展旅游是文物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物旅游对当地居民收入提岛、进而脱贫致富起了巨大促进
历史地看,城市的形成与演变无法归于某个单一的目的或原因。旧城区具有一次性规划建设的新城区所不具备的历史厚度、文化的复杂性。不幸的是,各地轰轰烈烈登场的旧城改造运动
本文针对中国当前小城镇形象,特别是少数民族小城镇形象建设方面存在的民族文化丧失、个性趋同的现状,提出了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小城镇形象建设的、基于CIS、城市CI和中国古典园
本文以我国提出要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研究背景,旨在通过对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的调研,对其现在的建设和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了解袁家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
奥运会自其产生伊始就不是单纯体育运动的范畴,它的产生与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甚至平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早期的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一次城市庆
该论文从国际上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问题的发展出发,分析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对真实性的历史认识和现状,提出真实性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初步架构文化遗产
本文通过对芬兰建筑师尤哈尼·帕拉斯马的建筑理念及其作品的研究,在讨论当今建筑发展中地域性建筑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现代性1与地域性2在建筑中结合的方式
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作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物质设施,近十几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人们很少把街道家具与城市建筑等大尺度的城市元素密切地联系起来,以致于街道家具
当"地域性"遭遇"全球化"营建,中国建筑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味",而中国建筑的精髓就是民居. 当"自然回归"遭遇"高密度"居住,中国建筑人开始正确思索"理想人居",而"理想"的精髓
我国古镇资源经过多次人为和自然破坏以后,数量上现在已经十分有限,保护和管理好这有限的古镇资源无论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发扬还是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