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刺激序列的体外筛选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ntao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佐剂(Adjuvant)是一类可提高疫苗免疫效力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其中新型核酸佐剂是以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核酸片段为主要成分的新型佐剂,因其安全、免疫增强作用高效的特点而广受关注。然而,目前新型核酸佐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种属动物特异的免疫刺激序列,对于多种属动物具有广谱免疫增强优势的新型核酸佐剂的研究尚少。为筛选出对猪PBMC具有增殖优势的免疫刺激序列,本研究通过猪淋巴细胞转化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了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7种携带不同免疫刺激序列的重组质粒(分别为pc DNA3.1-1~7)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 DNA3.1-6对猪PBMC的刺激增殖效果高于其他质粒,刺激细胞增殖的效果与质粒的量呈正相关。为进一步分析重组质粒pc DNA3.1-6刺激对猪PBMC免疫分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q RT-PCR的方法分析了重组质粒pc DNA3.1-6对猪PBMC TLR9信号途径的关键分子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 D88)及其下游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m 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 DNA3.1-6可显著上调猪PBMC My D88和IL-12 m RNA水平,下调TGF-β和IL-10m RNA水平,表明重组质粒pc DNA3.1-6可能通过TLR9信号途径促进猪PBMC 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抑制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上述实验表明,本研究筛选出的重组质粒pc DNA3.1-6是对猪PBMC具有免疫增强优势的核酸序列。结合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7种重组质粒中重组质粒pc DNA3.1-6同样对鸡PBMC具有增殖增强优势,提示对鸡和猪均具有较强免疫刺激作用的重组质粒pc DNA3.1-6可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为筛选可高效稳定制备重组质粒pc DNA3.1-6的优势菌株,本研究将该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和大肠杆菌JM110中进行同条件培养,通过商品化试剂盒提取质粒,计算分析质粒获得量。结果显示,大肠杆菌DH5α宿主菌所得质粒约是大肠杆菌JM110宿主菌的2.5倍。本研究将重组质粒pc DNA3.1-6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连续划线传代培养50代,每5代测序鉴定其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 DNA3.1-6在DH5α宿主菌中50代内无突变缺失现象。表明重组质粒pc DNA3.1-6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稳定遗传。上述实验表明,大肠杆菌DH5α可作为重组质粒pc DNA3.1-6高效稳定制备的工程菌株。本研究在碱裂解的原理基础上,优化质粒提取步骤得简化法,简化法提取重组质粒pc DNA3.1-6的产物称为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为评价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对禽用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和商品化试剂盒法提取的重组质粒pc DNA3.1-6分别与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联合免疫40日龄清远麻鸡,同时设立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免疫后第7、14、21、28和35天采集各组鸡的翅下静脉血液分离血清,采用HA-HI方法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和商品化试剂盒法所得的重组质粒pc DNA3.1-6分别与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联用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组,不同时间点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与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联用组的抗体效价均高于商品化试剂盒法所得的重组质粒pc DNA3.1-6与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联用组。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 DNA3.1-6可显著增强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抗体效价;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免疫增强作用优于商品化试剂盒所得的重组质粒pc DNA3.1-6。为评价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对猪用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选取猪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疫苗与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联用免疫2月龄猪,同时设立猪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病毒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在首次免疫后第28天加强免疫。首免后第14、21、28、35和42天,采集猪前腔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和猪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疫苗联用组的抗体水平均高于猪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疫苗组;首免后第35天,实验组抗体水平均达最高,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和猪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疫苗联用组的抗体水平比猪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疫苗组高25%。结果表明,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可显著提高猪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疫苗的抗体效价。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筛选出对猪PBMC具有增殖优势的重组质粒pc DNA3.1-6,确定了大肠杆菌DH5α为重组质粒pc DNA3.1-6的优势工程菌株,证明了简化法所得新型核酸佐剂pc DNA3.1-6可显著增强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和猪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疫苗的抗体效价,为后续该新型核酸佐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毒素之一,常导致小麦、大麦、大米、小米和燕麦等谷物,以及花生、大豆以及牧草等农作物的污染。误食受毒素污染的谷物和其他农产品而中毒,将对人和动物的生殖功能、免疫机能、肝脏和肾脏器官、遗传物质等造成损害,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已筛选出一些能够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但是降解产物是否安全仍有待研究。呕吐毒素(Deoxyniva
斜盖伞属Clitopilus及其近缘属盖菇属Rhodocybe、小斜伞属Clitocella、拟斜伞属Clitopilopsis和亮红伞属Rhodophana真菌的特征较为独特,是粉褶蕈科真菌中较为重要的成员,部分种类具有食药用价值。我国对这几个属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经典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已有的标本材料及数据库相关的基因片段序列数据进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机制被广泛运用于细菌间信息交流,参与调控细菌生物膜形成、运动性、致病毒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新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是一种常见的人体条件性致病菌,常感染肺囊肿性纤维化和免疫力缺陷患者,在B.cenocepacia中,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QS系统,分别为顺式-2-十二烯酸信号系统(BDSF系统)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引起水稻稻瘟病这一严重粮食病害的病原真菌,稻瘟病菌产生无性孢子,与宿主接触并感应适合的环境信号后,无性孢子分化出附着胞协助侵染宿主。在这一过程中,由组蛋白乙酰化或去乙酰化酶催化的蛋白乙酰化修饰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包括诱导自噬以促进无性孢子形成,调控细胞转录以适应侵染过程中的氧胁迫逆境等。光是调控病害暴发最重要的环境信号之一,能够调控真菌许多的生理活动
人脸识别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难点。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理论不断完善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采用深度学习解决人脸识别难题获得越来越多关注。目前市面上的人脸识别系统大多是静态的人脸识别系统,静态的人脸识别具备自然直观、非接触、可并发的优点,但是需要测试者靠近摄像头传感器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 bundling protein,Fascin),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可与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结合。Fascin在发育过程中表达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Fascin蛋白在正常细胞中低表达,在癌症细胞中高表达。Fascin对丝状伪足的稳定和组装至关重要。丝状伪足参与细胞定向迁移、细胞粘附、神经突延伸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重要生命活动。Fascin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如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等,备受广大研究工作者关注。然而,EGCG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极低,限制了其生物活性的充分发挥;研究表明微生物转化可提高EGCG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但其转化调控及EGCG与介导转化的微生物间相互关系鲜有报道。鉴于此,本论文旨在以本课题组前期分离到的能
细胞通过响应外界环境刺激、吸收营养物质以及内部物质的降解、信号传导等一系列过程来维持细胞的稳态,其中主要涉及到细胞内吞和自噬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细胞内吞主要包括网格蛋白依赖的内吞(Clathrin-dependent endocytosis)、细胞膜穴样凹陷(Caveolae)、细胞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自噬是细胞移除和降解胞内衰老细胞器、大分子物质等的过程,受到能量、营养等多种信
T-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A类毒素,主要污染谷物等粮食作物、饲料和饲料原料,严重影响畜禽和人类健康。已有报道表明T-2毒素可诱导多种细胞产生DNA损伤,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DNA损伤应答过程中,组蛋白修饰介导的染色体空间结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Aurora B是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在细胞分裂期大量表达并激活,通过磷酸化组蛋白H3S10和H3S28来调节染色质结构,从而调节细胞分裂
动物肠上皮构成了机体与外部环境的最大界面,在保护肠道完整性和阻止有害物质从外部环境渗透中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因此,研究肠道上皮屏障及其调控对于人类健康和动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大量证据表明,肠上皮屏障功能对于机体健康至关重要,肠上皮屏障功能紊乱与许多疾病相关,例如与人类的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以及断奶仔猪的腹泻有关。肠上皮屏障受到微生物、外部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共轭亚油酸(conju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