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Mo3Si-Mo5Si3-Mo5SiB2金属间化合物的可调控制备、性能与应用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多孔材料耐酸碱腐蚀和抗高温氧化性差,陶瓷多孔材料脆性大。金属间化合物兼具金属和陶瓷之优点。Mo3Si-Mo5Si3-Mo5SiB2(简称MSB)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超高熔点、良好高温强度和蠕变抗力、优异抗高温氧化和耐酸碱腐蚀性能,近些年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多孔材料,目前尚无报道。为实现多孔MSB金属间化合物不同孔隙率、孔结构的全方位可调控制备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本文采用常压烧结、SPS+HT(放电等离子烧结+均匀化处理)原位反应合成制备多孔MSB,研究了制备工艺及其参数与孔隙率、孔形貌、孔径和比表面积等孔特征的关系规律;揭示了不同工艺造孔机制、升温速率对孔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梯度孔结构的形成机制,实现了多孔MSB的全方位可调控制备;研究了孔特征对力学和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规律;以三维增强体为应用对象,利用无压熔渗法成功制备出高致密度MSB/Cu三维网络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采用常压烧结,以Mo、Si、B元素粉末固-固扩散原位反应合成了多孔MSB金属间化合物。随温度升高,1000~1200℃通过固-固反应形成MSB骨架,1200~1500℃孔形貌由颗粒堆积态向三维网状转变。随时间延长和压制压力增大,孔隙率、孔径和比表面积都减小。通过调整烧结时间(1~4 h)、压制压力(50~650 MPa),总孔隙率、孔径和比表面积分别在52.3~65.3%、1.80~2.48 μm、0.183~0.263 m2/g范围内实现任意可调,而相组成不变、孔形貌微调。孔隙来源于生坯间隙、热膨胀和物相体积差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粉末冶金造孔机制,Kirkendall造孔效应不显著,开孔隙率最大时它们的贡献比分别为52.7%、30.9%和16.4%。以NH4HCO3为造孔剂制备出双孔结构的MSB。随造孔剂体积含量在0~60%范围提高,造孔剂产生的大孔体积占比从2.3%增至69.4%,孔隙率显著增大,比表面积减小;随造孔剂粒度在48~230μm范围增大,大孔尺寸显著增大,而小孔和大孔体积占比不变,分别约为40%和60%,孔隙率略微增大,比表面积略有减小。(2)利用SPS+HT成功以Mo、Si、B元素粉原位反应合成了孔隙率、孔结构大范围可调的多孔MSB金属间化合物。SPS相形成以固-液反应为主,随后通过高温固相扩散最终获得Mo3Si、Mo5Si3和Mo5SiB2三相为骨架的多孔结构;HT不改变孔隙率的前提下调整了孔形貌。通过调整SPS温度(1250~1700℃)、压力(3~30 MPa)和升温速率(50~250℃/min),SPS+HT多孔MSB的总孔隙率、平均孔径、骨架平均尺寸、比表面积等主要孔特征分别在19.9~65.0%、0.91~16.20 μm、3.15~25.15 μm、0.034~0.225 m2/g 范围内实现任意可调。升温速率是决定SPS反应合成多孔MSB孔结构演变的关键因素,当升温速率较慢,通过粉末机械咬合、固-液反应、高温扩散演变获得小尺寸多孔结构;当升温速率较快,通过熔化-重组演变机制获得大尺寸多孔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多孔材料孔结构尺寸对原料粉末粒度的依存关系。(3)通过调整SPS生坯中的粉末粒度和预压压力分布,获得非连续梯度多孔MSB金属间化合物。随粉末粒度降低,区间孔隙率、孔径、骨架尺寸均减小;随预压压力增大,区间孔隙率、孔径减小,而骨架尺寸增大。结合生坯中孔隙率连续梯度特征与合适的SPS温度、压力,制备出孔结构轴向对称的连续梯度多孔MSB,解决了连续梯度多孔材料形状受限、孔径和孔隙率梯度范围小等问题。随升温速率增大,沿梯度方向相组成和孔隙率保持恒定,而孔隙和骨架尺寸增加,梯度范围增大;随压力增大梯度孔结构并非单调变化,沿梯度方向孔隙率逐渐减小,孔径先增大后减小,骨架尺寸逐渐增大,梯度范围减小。多孔MSB形成非连续梯度孔结构的机制是保留生坯中的非连续梯度孔特征,形成连续梯度孔结构则是利用熔化-重组机制扩大生坯中的连续梯度孔特征。(4)SPS+HT多孔MSB金属间化合物室温压缩强度随孔隙率、孔径、孔径梯度增大而单调降低,随孔形貌因子J增大而提高。压缩断口类型为穿晶解理,断口多在烧结颈最小截面位置处形成。当孔隙率大于53.0%,室温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和断裂失效阶段。多孔MSB的高温氧化行为取决于氧化膜的成分和粘度。1000℃,发生整体性的氧化,多孔MSB最终氧化为SiO2和MoO2为主的闭孔氧化物;1300℃,氧化局限于样品的表层,氧化层由表及里依次以SiO2、MoO2和Mo为主,基体的多孔结构保持完整。(5)以多孔MSB金属间化合物为增强体、无压熔渗制备的MSB/Cu三维网络复合材料致密度超过99%,熔渗后MSB的相组成与三维网络结构不变,MSB和Cu形成以机械咬合方式结合的相互缠绕三维网络结构。随增强体的孔隙率从29.8%提高至60.2%,MSB/Cu三维网络复合材料的室温硬度从536 HV1降至200 HV1,压缩强度从1246 MPa降至908 MPa,抗弯强度先增至501 MPa再略微降低。
其他文献
学位
在现代通信领域中,随着通信速率和安全性要求的提升,构建更为安全高速的保密通信网络成为各国信息安全的目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混沌光场由于其内在的随机性,在高速保密通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混沌光场已经应用在了混沌高速光纤通信、混沌密钥分发、高速物理随机数的生成等多种通信领域的研究中。在面向高速保密通信的研究中,混沌熵源随机性的度量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但仍面临部分的难点和问题有待解决。以往对
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是一种来源于3.5天囊胚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的多能性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自从1981年第一次建立小鼠ESCs以来
Mg-RE-TM(RE=Y,Gd,Nd,Sm 等;TM=Zn,Ag,Cu,Ni 等)体系中存在的长周期堆垛有序(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LPSO)相,能够显著地改善镁合金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本文重点
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凭借其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的优点,已被广泛部署于光接入网中。由于光纤比较脆弱,容易发生断裂,而光纤网络具有较多分支,光纤分布比较密集,那么在故障发生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多个支路中获取到故障的具体支路以及准确位置,就变得极为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工作者提出了众多的检测方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则是基于光时域反射仪的光纤网络故障检测技术。但是,光时域反射仪存在测量距离与测量精度
本文研究了轴向力作用下具有记忆项的热弹耦合梁方程组在齐次边界条件下的初边值问题,运用Galerkin方法证明了弱解的存在唯一性,解对初值的连续依赖性.并进一步证明了正则解的存在性;以及在非齐次变边界条件下,证明了整体弱解的存在性,全文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简单介绍具有记忆项的热弹耦合梁方程组的背景及发展现状,并介绍本文主要工作.第二章,给出了本文会用到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基本定义,引理,以及常用不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高速、安全的通信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保密通信通常采用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其安全性很大程度依赖于算法的复杂度。随着计算机运算速率的飞速发展,算法加密技术原理上存在被破解的风险。因此,基于物理层的保密通信技术一直备受研究关注。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物理层保密技术,它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测不准原理实现加密密钥的安全分发,然而,该技术亟需突破密钥分发速率限制、与传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消费者退货问题已成为在线零售商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基于B2C电商的在线市场平台属性和零售属性,本文研究了代理模式和批发模式下电商平台的退货策
推动国内消费需求和个人信贷市场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政策,我国从政策层面鼓励并引导个人贷款市场的发展,为个人贷款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各家银行开始加大个
IrO2-Ta2O5/Ti电极被认为是目前性能最好的析氧阳极材料,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IrO2-Ta2O5/Ti只有3年以下(高速电镀钢板生产线上一般只有1年左右)的寿命,这一寿命远低于用于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