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与1980年以来的湖南诗歌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1102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诗坛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样三个诗歌团体:“新乡土”诗人群、“6+0”诗歌团体、还有“新湘语”诗群。湖南诗坛近年来可谓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诗人。诗歌这些年来越来越不被人们所重视,湖南诗坛也有过高潮,也曾跌入低谷,但是湖南的诗人们仍然坚持不懈地写作着,因为对诗歌的那份纯粹的热爱。湖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地方:这里地处偏远,是古代“贬谪之地”,又是陶渊明寄托自己人生理想的“世外桃源”;楚文化的瑰丽神奇使得这个地方充满着神秘的吸引力,其中庄子散文和屈原楚辞是最为耀眼的部分;书院的建立又让湖南学术空前繁荣。江湖文化和庙堂文化在这里激烈地冲突又悄悄地融合。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想、狂飙突进的战斗精神、清高孤傲的人文姿态是传统湖湘文化的三大品格。所有这些对湖南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湖南文人们自古以来就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关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湖南人的优良传统。这些在当代湖南诗人身上也有着深刻的体现。湖南的诗人们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无论是朴实的“新乡土”诗群、睿智的“6+0”写作,还是80后诗人们的调侃游戏、打工诗人群的心酸体验。他们都始终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批判地审视着身边的世界,关注着最底层的生存。虽然在他们身上体现着自我与使命,他乡与故土的精神冲突,但是在诗里他们实现着对自身和现实的突围。他们在宣泄中寻找平衡,也在宣泄中抒发着他们对世界、对生活、对自然、对家园和亲人的爱。当代湖南诗人群虽然很少被人关注,很少有人给予掌声,但是这又怎样呢?他们为诗歌而生。湖南这片美好而又诡异,荒诞而又浪漫,古老而又神秘,古朴而又雄浑的土地养育了他们。诗歌就是他们给予生养他们的这片土地最美好最高贵的礼物。
其他文献
论文通过对广东侨乡顺德的民族志研究,运用移民慈善的理论概念对海外华侨华人在侨乡的捐赠和回馈行为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论文认为,当代华人移民慈善并非只是基于华人传统
"摆桨迎风成公去,渡尽汹涌上岸来",摆渡意为陪伴同行,在劈风斩浪中勇往前行,直达成功的彼岸。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带着期待上路的,摆渡就是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成全彼此的过程
崔瑛(1852—1920?),字瑶斋,号匏叟,广西桂平人。身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出生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起义发源地。象历来的读书人那样,心存大志,而科场不利,于是走入当时颇为流行的道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27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16hm2,
期刊
政府承担着提供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并且拥有大量的配置性公共资源,这就决定了政府在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公民也希望政府在公共危机处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门容医学、信息、管理、计算机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边缘科学。而医院的工作则是以病人为中心,为其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而开展。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之前
选取广西、湖南等地野生葡萄,与经典酿酒葡萄比较,研究抗氧化活性和活性物质,同时监测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并对不同品种葡萄酒的抗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赤霞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