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血流感染(BSI)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此种感染发生率更为普遍。由于CRKP感染的治疗药物有限,有人提出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方案,但其临床疗效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剂量替加环素联合用药方案治疗CRKPBS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此外,我们分析了 CRKPBS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综合ICU发生CRKP BS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是否包含高剂量替加环素将患者分为高剂量替加环素组(HD组)和非高剂量替加环素组(非HD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死亡率、微生物清除率等。通过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来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40位患者,总体住院死亡率为62.5%。高剂量组(替加环素首剂200mg,随后100mg q12h)23例,非高剂量组(包含标准剂量方案即首剂100mg,随后50mg q12h和其他治疗方案)17例。HD组住院死亡率为52.5%,非HD组住院死亡率为76.5%(p=.117)。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HD组生存时间明显更长(平均生存时间:83天vs28天;p=.027)。HD组及非HD组病原微生物清除率分别为56.5%、36.3%(p=.184)。HD组接受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患者明显更少(52.2%vs 88.2%;p=.016)。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死亡组与存活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ICU时的SOFA评分(p=.014)、出现脓毒症休克(p=.001)、出现MODS(p<.001)、血管活性药物治疗(p<.001)、激素使用(p=.023)、碳青霉烯暴露史(p=.046)、住院至感染的时间(p=.047)、白细胞计数(p=.031)及病原微生物清除率(p=.011)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碳青霉烯类暴露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剂量替加环素联合用药治疗CRKPBSI可显著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并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CRKPBSI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SOFA评分、出现脓毒症休克、出现MODS、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激素使用、碳青霉烯暴露史、住院至感染的时间、白细胞计数。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碳青霉烯类暴露是CRKPBS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