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金刚石薄膜强激光作用的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 DLC)膜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可应用于风沙、盐雾等恶劣的环境中,但其激光损伤阈值(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LIDT)却非常低,这一特性严重制约着DLC薄膜在红外大功率激光系统、激光对抗及防护系统中的应用。采取适当的激光预辐照方法,可以使薄膜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DLC薄膜的激光损伤特性。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制备了无氢和氢化DLC(a-C:H)薄膜,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激光辐照前后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变化:以接近损伤阈值的激光能量对无氢DLC薄膜进行了辐照处理,并对辐照前后的薄膜进行了光学性能、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的测试分析,研究了激光辐照对薄膜的改性。采用激光能量密度不高于损伤阈值60%的激光辐照氢化DLC薄膜,研究了激光辐照对氢化DLC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和LID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无氢DLC薄膜而言,当激光能量密度接近LIDT时,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薄膜的消光系数增加,而透过率、折射率、LIDT降低。对拉曼光谱的研究发现,辐照后薄膜中sp3键转化为sp2键,表明DLC薄膜发生石墨化。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不断增加,石墨化程度不断加深。2、以能量密度接近LIDT的激光辐照无氢DLC薄膜薄膜表面的团簇形状变的不规则,闭簇尺寸变大,在基底上的分布均匀性降低,形成凸起和凹陷。激光能量密度越高,团簇形状越不规则,尺寸越大,分布均匀性越差,在薄膜表面形成凸起和凹陷越明显。3对于氢化DLC薄膜而言,当辐照激光能量密度为LIDT的20%、40%和60%时,三者对薄膜的透过率均无影响,的两者对薄膜的粗糙度和LIDT无影响,当能量密度增加到LIDT的60%时,J表面粗糙度明显下降,LIDT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本课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功率微波微等离子体的研究”(批准号:61072007)资助。基于微系统的小功率微波等离子体技术是一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集微电子技术、微波技术和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纵有金融危机肆虐,也不能阻挡这股历史潮流的脚步。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已经正式结束,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TAQI,APAI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D2007-01/2008—12从福州常住汉族人中随机检测绝经后妇女576例,年龄48—84(62
从1965年有限元方法被应用在电机工程中以来,有限元方法逐渐成为模拟电磁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随着有限元工具在电磁场中的广泛应用,无穷远边界和模拟区域的界面问题的研
本文探讨了科普文的教学方法问题.围绕激活教与学、立足与回归、灌水与点火、讲多讲少与讲啥练啥等问题谈了看法.指出,在科普文的教学中,应当树立“大语文”观念,把实际生活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当事人在庭审中提出"新证据"已经司空见惯,但"新证据"被规定在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这个概念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的出现对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对人类大脑基本单元工作方式的工程模拟。如同其他仿生学一样,它追求的是工程上的可行性和最终结果的有用性;在实现问题求解这个人工智能的普遍目标上,并
<正>上世纪20年代,尘封千年的韦庄著名叙事诗《秦妇吟》重见天日,对敦煌唐写本《秦妇吟》的研究迅速展开并形成热潮,学者们对《秦妇吟》的写作年代、写作背景、艺术成就、"秦
会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主持人的出现已然成为了新媒体时代一大不可逆的潮流。作为一个新兴产物,虚拟主持人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给传统主持带来了新鲜的活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自我国加入WTO,农产品也参与到了全球化的竞争当中,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同时存在绿色标准限制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