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w_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在社会状况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处在一个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翻译事业达到了又一个高潮,而这一时期也促进了我国话剧的发展,通过对外国戏剧的翻译和介绍,使中国的话剧无论是在选材还是创作技巧上都发生了改变,并使其逐渐趋向成熟。   本文研究“五四”时期的话剧翻译,主要是对英语翻译成汉语的情况进行研究。本文以翻译系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规范理论和改写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这一时期不同译者对剧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运用进行描写和解释。多元系统理论,规范理论和改写理论都是目的语语言文化取向,强调目标系统诸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以及翻译对目的语文化文学系统的影响。依据这些理论,戏剧翻译和其他文本类型的文学翻译一样,也要受到目的语社会和文化系统的操控,社会环境和戏剧系统对戏剧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   “五四”时期对外国的戏剧进行了大量的翻译,从1917-1924年之间,据不完全统计,出版翻译剧本达170余部,涉及近二十个国家的七十多位剧作家。本研究表明,这一时期选择剧本并对其进行翻译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为艺术而艺术”,标榜纯粹的艺术;另一个是为现实服务,戏剧要能反映社会问题,批判现实。   研究显示,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具体某一个翻译个案里,总会有某一个因素占主导地位。本文进行分析的洪深翻译的王尔德的《少奶奶的扇子》,运用的主要翻译策略是改译,是归化,该译本迎合了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观众的期待,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五四”时期,中国的戏剧文学正处于转型时期,为了引进新的戏剧形式和戏剧技巧,一些剧本也进行了直译,如田汉翻译的《莎乐美》。通过对这两个剧作翻译的研究,可以看出,影响这一时期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目标系统的社会状况及其意识形态,目标系统的戏剧子系统的规范及其发展变化,译者的翻译目的以及观众的期待等。无论译者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他们的译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对目标文化文学系统制约,同时也对目标文化系统特别是戏剧子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他文献
商务英语是ESP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07年成为本科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新兴学科。在 ESP课程中,需求分析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但是在中国,现有的
针对工矿企业变电站自动化项目中需要进行全厂电力同步监控,故障检测的要求,文章通过采用FPGA与DSP实现了64路最高通信速率达40MByte的传感器采集平台,时间同步不大于50 μ s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其语言也是无数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部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中出现的四类典型习语,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闵
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和中国作家苏童的《香椿树街故事》讲述的都是“畸人”的故事。表面上看,这两个纸上的城镇都充斥着畸形和孤独,是颓败而无望的,也就是“丑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大量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为了实现温度实时监控及日光灯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CC2430片内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监测及日光灯
“坏小孩”的日常  对于大多数80后的男生来说,他们的童年都是在各种“疯狂”中度过的。每个人童年的那些趣事,都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而作为标准的80后大男孩,BurNIng同样如此。  1988年4月2日,BurNIng出生在安徽铜陵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中。与很多家长一样,BurNIng的父母对他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在他们的眼中,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长大后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就已经算“完成
“译丛”作为系列化的翻译出版物,是当今翻译出版十分普遍的出版形式。然而,译丛却鲜少得到翻译研究的关注,被视为收纳单行本的纯粹的“背景”。基于此,本研究阐释和拓展了生态翻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必将引发一场全面触动“三农”的伟大变革,引领亿万农民迈入现代、文明、和谐、富裕、安康之路。宿州作为农业大市,要抓住这一历史机
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洗礼的中国共产党,在迎来85周年华诞之时,展现给世人的是其保持先进性、在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下践行先进性的奋进雄姿。中
叶芝的诗歌作品以其鲜明的文学意象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赋予了原有的文学意象以新的内涵和功能,同时又在其作品中应用了大量的新的意象。这就意味着对以往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