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孤独症大鼠行为及海马神经炎症的影响

来源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eri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存在社会沟通和社会互动方面的缺陷,以及行为、兴趣或活动的限制性、重复性模式。目前,ASD的病因未明,神经炎症可能是ASD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运动疗法是一种改善ASD症状的有效方法,但其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我们推测运动可能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如调控小胶质细胞和细胞因子)改善ASD症状。本研究初步探讨了6周自主跑轮运动对丙戊酸(Valproicacid,VPA)诱导的ASD大鼠行为和海马神经炎症的影响,以期为运动改善ASD症状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本研究通过对SD大鼠于孕期第12.5天注射400mg/kg体重的VPA溶液,将获得的子代作为孤独症模型组,在相同条件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的孕鼠,其子代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n=14)。子代大鼠在出生后第23天进行行为学测试(三室社交、旷场、水迷宫试验),通过行为学测试筛选出符合条件的ASD组大鼠(n=24)。之后随机从两组中抽取(ASD,n=8、CON,n=7)大鼠,解剖出大鼠大脑海马组织采用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检测海马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活化小胶质细胞特异性结合蛋白(Iba1)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海马各亚区Iba1表达水平。将A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E+ASD,n=8)和非运动组(NE+ASD,n=8),对E+ASD组进行6周自主跑轮运动干预,干预后的行为学测试和其他指标检测同干预前,并与正常对照组(n=7)相比较。结果:1.运动干预前后行为学的变化:运动干预前,ASD组大鼠社交能力和社交新颖性偏好受到损害(与陌生鼠头部接触时间减少,p<0.05),自主运动能力受到损害,对新异环境的探索欲望下降(旷场角落时间增加,p<0.05);学习、记忆以及导航能力受到损害(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路程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6周自主跑轮运动干预后,相较于NE+ASD组,E+ASD组大鼠社交能力和社交新颖性偏好改善(p<0.05)、自发活动和探索行为增加(p<0.05)、学习记忆能力提高(p<0.05)。2.运动干预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干预前ASD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细胞因子IL-6(p=0.032)、IFN-γ(p=0.028)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ON组;ASD组的IL-4(p=0.037)、IL-7(p=0.033)、IL-10(p=0.038)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ON组。在6周运动干预后,E+ASD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细胞因子IL-2(p=0.044)、IL-4(p=0.034)蛋白水平显著低于NE+ASD组,IL-10(p=0.040)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与CO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运动干预前后活化小胶质细胞(Iba1)变化:干预前ASD组与CON组Iba1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海马CA1(p=0.043)、CA3(p=0.031)亚区的Iba1荧光强度相较于CON组显著升高。6周自主跑轮运动干预后,E+ASD组Iba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NE+ASD组(p=0.045),且与CO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SD组在CA1(p=0.030)、CA3(p=0.011)亚区的Iba1荧光强度较NE+ASD组显著降低,且与CO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行为学与神经炎症的相关性分析:Iba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大鼠在旷场的总路程、进入旷场中心次数之间呈负相关性(r=-0.499,p=0.030;r=-0.647,p=0.002);Iba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旷场静止时间之间呈正相关性(r=0.524,p=0.021);IL-2水平与大鼠在旷场总路程之间呈负相关性(r=-0.461,p=0.041);IL-4水平与大鼠与三室社交试验中陌生鼠头部接触次数呈负相关性(r=-0.461,p=0.041)。Iba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IL-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89,p=0.010)。结论:1.6周自主跑轮运动干预可以改善ASD大鼠社交能力和社交新颖性偏好,增加其探索行为和自发活动,提高学习记忆能力。2.6周自主跑轮运动可以减轻ASD大鼠海马神经炎症,降低海马细胞因子IL-2、IL-4的水平,提高IL-7、IL-10的水平,降低CA1和CA3亚区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相关性分析表明,6周自主跑轮运动改善ASD大鼠行为可能与减轻海马神经炎症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以推进"双创"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对策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为依据,首先概述"双创"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其次分析推进"双创"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现状,最后从几个方面深入探讨推进"双创"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有效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期刊
目的观察静态渐进性牵伸联合体外冲击波对大鼠伸直型膝关节挛缩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关节囊中MAPK/ER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骨骼成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固定模型组(IM组)、自然恢复组(NR组)、体外冲击波干预组(EI组)、静态渐进性牵伸干预组(SI组)、体外冲击波联合静态渐进性牵伸干预组(CI组),每组6只。除C组外,用外固定支具将其余各组大鼠左侧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固定4周后形成关
学位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研江苏省21所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特征数据,分析基于Braden量表及其不同界值评估压力性损伤和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的预测作用,为临床准确使用Braden量表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入选21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横断面调研。1012名培训合格的护士采用便利抽样,在统一时间内使用一致的调研工具、方法和流程,对纳入住院≥24h、年龄≥18岁的住院患者检查皮肤发生压力性损伤情况
期刊
信息时代,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高职院校学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日益复杂,若其意志不坚定则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因此在大学开展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满足现代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在进行思政教育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发挥个人价值。文章结合高职院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分析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必要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兔膝关节源性挛缩的疗效及潜在机制。方法:(1)实验分组:(1)对6只新西兰白兔无任何处理:对照组(C)。(2)对30只新西兰白兔进行左侧后肢膝关节伸直型固定后随机分为以下5组(n=6):固定6周组(IM-6w);固定6周后重新活动1周组(RM-1w);固定6周后低强度脉冲超声干预1周组(LIPUS-1w);固定6周后重新活动2周组(RM-2w);固定6周后低强
学位
目的为了阐明伸直型膝关节挛缩的形成过程和治疗方法,实验使用铝制外固定器开发了一种新型大鼠膝关节挛缩模型。方法将雄性骨骼成熟的SD(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组(对应不同固定时间)使用铝制外固定器伸直位固定大鼠的左侧膝关节。比较对照组(contral group,C组)和固定1天组、固定2天组、固定3天组、固定1周组、固定2周组、固定3周组、固定4周组、固定6周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牵引对伸直固定所致大鼠关节囊挛缩的干预作用及对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支具外固定法固定大鼠膝关节。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六组。对照组(C组)左膝关节未固定。其他组大鼠左膝关节伸直0°位进行支具固定。制动四周后,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M组)、自然恢复组(NR组)、体外冲击波治疗组(ET组)、手法牵引治疗组(MT组)、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牵
学位
目的:探讨改良鸟巢式联合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1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鸟巢式联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护理前后摄入奶量、神经行为[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头围、体重、身长增长均优于对照组(P<
期刊
以地方标准中的晚稻寒露风防御技术规程为灾害指标,利用贵港市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贵港、桂平、平南)1961年—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量和贵港市农业农村局播种以及晚稻抽穗扬花期等晚稻生产资料,找出贵港市晚稻抽穗扬花和灌浆乳熟期的寒露风天气发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平南受轻、中、重3种等级寒露风影响相对较小,桂平居中;湿冷型寒露风发生日数为贵港最多,其次是平南,贵港市3站点的晚稻敏感期寒露风
期刊
社交媒体的介入塑造了全新的消费场景,面对市场特征、消费文化以及消费态度的变化,品牌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本文在国产美妆品牌花西子发展背景的基础上,介绍其现有的新媒体营销模式,从Z世代的消费取向及借力国潮两方面分析花西子的营销选择,指出其品牌营销策略上的不足,并提供改进花西子当下营销环境的新思考。结果表明:国产美妆品牌花西子应深耕产品的研发投入,保持适度营销,建立品牌信任与品牌价值沉淀,为品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