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分子静电斯塔克减速的理论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首次在实验上获得成功以来,静电Stark减速已发展成为制备冷分子的重要手段。随着这一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极性分子被成功减速。然而,对于具有较小的有效电偶极矩的分子(如NH3),采用100级左右的传统Stark减速器难以实现此类分子的有效减速。由此,基于本小组自行研制的第二代180级Stark减速器,我们对NH3分子的静电Stark减速展开了理论研究与分析。文中首先介绍了计算极性分子Stark分裂的两种方法:微扰法和矩阵对角化,并计算了NH3分子的Stark分裂。接着,我们讲解了Stark减速的基本原理,并从纵向运动和横向运动两个方面,介绍了Stark减速的动力学过程。最后,基于我们自行研制的第二代Stark减速系统,理论模拟了NH3分子在多种操控模式下的减速效果。发现:采用传统减速模式(即减速器所有电极都用来减速),低相位角下,实现了NH3分子的有效减速(速度减至6.7m/s),并得到了温度为80mK的冷分子波包;为了进一步减少分子波包的能量宽度,我们还模拟先聚束后减速模式和先减速后聚束模式的减速效果。先聚束后减速模式的操控步骤是:先利用一定数量的减速电极对分子进行聚束,再利用剩余的电极在大相位角下将分子减至理想速度。采用此种模式可将NH3分子由280m/s减至20.7m/s,并获得了1.6mK的冷分子波包;而先减速后聚束模式与先聚束后减速模式非常相似,即先利用一定数量的电极在大相位角下将分子减至理想速度,再用剩余电极对分子进行聚束。采用此减速模式,我们将NH3分子由280m/s减至21.5m/s,并得到了温度为700uK的冷分子波包。由此,我们对比分析了这三种减速模式的减速效果:采用传统减速模式,低相位角下能够获得数目更多的低速冷分子;采用先减速后聚束模式能够获得温度最低的冷分子波包,但低速情况下,分子数目损失严重,而先聚束后减速模式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由此可见,我们采用180级的传统Stark减速器完全能够实现具有较小有效电偶极矩的NH3分子的有效减速,并获得温度约为1mK的冷分子波包,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分数阶微积分己有很长的历史,从其建立一直到上世纪中叶的二百多年中,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的纯理论领域里进行,后来由于分数阶微积分应用的拓展,比如刻画具有记忆和遗传性质的
微流控微芯片可以针对悬浮于微量流体中的微细颗粒物进行操控和分析,由于器件特征尺度已降至微纳尺度,使得颗粒操控的分辨率与可靠性大幅提高,在均质球形颗粒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
植物细胞对生长素的响应,除经过TIR受体以SCF激活F-box类转录因子抑制蛋白水解的基因表达调控信号途径外,还存在一条快速而直接的不涉及基因表达调控的途径——即生长素快速
纤维质是地球上存量最多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能产生的纤维素类物质高达1550亿t,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总量为850亿t。利用技术手段,将纤维素转化为容易被
溶菌酶(Lysozyme EC3.2.1.17)又称胞壁质酶(Mucopetide),是一种葡糖糖苷酶,其切断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p-1,4糖苷键之间的联接,引起细胞内
口腔异味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困扰。人体口腔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面含有700多种细菌,当其中的致病菌大量增长时,会产生口腔异味现象。恒化器是在实践中具广泛应用的模型
顶点覆盖k-路问题(VCPk)是找一个最小的顶点子集,使得图中每一条k一路都至少有一个顶点在这个顶点子集中。这个问题是经典的顶点覆盖问题的推广,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加密和摄像
本文对产脂肪酶发酵性丝孢酵母的透性化和固定化方法及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化全细胞催化大豆油转酯化反应,透性化处理的固定化细胞使用性能得以改善,并测定了固定化细胞
在高动态应用环境中,GPS信号具有较大多普勒频率及其各阶导数,这使载波跟踪算法产生较大的动态应力误差,因失锁导致接收机无法正常工作。针对此种场景,基于FLL(Frequence Lock Loo
随着全世界的能源供应日益紧张,以及人们对气候变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关注,核能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铀资源短缺和核废料处理的问题一直存在,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