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制乙烯反应机理及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多尺度模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9538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石油化工产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础原料。乙醇催化脱水制乙烯工艺是乙烯生产的重要工艺之一,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选择性高,绿色环保等优势,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是γ-Al2O3基催化剂。目前γ-Al2O3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机理尚不完备,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反应机制的影响尚未有人研究。本文综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动力学蒙特卡罗(KMC)和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Reax FF)方法,完善了γ-Al2O3催化剂上不同表面的反应机理,探究不同反应条件下乙醇脱水制乙烯过程的乙烯生成优先路径。依据DFT和KMC计算结果,开发了适用于γ-Al2O3催化乙醇脱水表面反应体系的Al-C/H/O的Reax FF力场参数,研究不同温度下催化剂表面结构变化规律。首先,采用DFT方法研究了关键物种在γ-Al2O3(100)、(110C)和(110D)三种表面的吸附性质和(110C)表面的乙烯生成路径。发现关键物种在(110C)和(110D)表面的吸附能均高于(100)表面,且具有路易斯酸碱特性的共吸附质之间会发生电荷转移从而降低体系能量;(110C)表面优选的乙烯生成路径为C2H5OH→CH3CH2O+H→C2H4+OH+H→C2H4+H2O,其中能垒最高的基元反应为乙氧基生成乙烯。基于DFT计算数据构建了KMC表面模型,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乙烯生成TOF的影响。发现γ-Al2O3(100)表面乙烯生成的TOF值随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温度越高,反应总TOF越高,且温度对不同活性位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并且模拟计算了催化剂表面覆盖度,建立了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DFT计算数据建立了训练集,开发了适用于乙醇脱水制乙烯表面反应的力场参数,利用该力场参数计算关键物种吸附性质、结构等数据,Reax FF的计算结果与DFT的计算结果相近,证明了力场参数的合理性。利用开发的力场参数,结合不同温度下表面反应模型,采用Reax FF方法模拟了不同温度下催化剂表面结构变化。发现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稳定结构的表层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差异不大,但温度越高,表层原子均方位移越大,表层五配位Al原子数量增加,三配位Al原子减少,不同温度下表面Al原子成键数量相近。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二维材料的兴起为超薄膜的制备提供了可能。其中,氧化石墨烯(GO)一种石墨烯衍生物,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长径比(1500-45000),已经成为制备超薄膜的主要构筑单元。GO膜的厚度可以从数十纳米精确调控至原子尺度,同时GO纳米片通过组装过程形成的层板结构为跨膜传递的物质提供规整的传递通道,片层间距实现对分离物系的精确筛分。然而,在GO膜内,沿GO纳米片水平向以及相邻GO纳米片见纵向传递的通道曲
学位
氢能是支撑起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的最佳能源载体,电解水制氢是实现高效清洁生产高纯氢气的重要途径。为了推进电解水工业化大规模产氢,开发在实际应用的严苛条件下,即大电流密度(>500 m A cm-2)和高温(工业电解温度60-80°C),具有优异催化活性和长期稳定性的全解水催化剂,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基于成本低廉、催化潜力突出的铁系金属磷化物,通过对泡沫金属基体的设计优化,构建了具有工业
学位
以乙醇为平台分子催化转化制1,3-丁二烯,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拓展非石油路线制备1,3-丁二烯具有重要意义。杂原子分子筛以其特有的孔道结构和金属杂原子Lewis酸位点,在催化乙醇制1,3-丁二烯反应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解决由于其单一本征微孔结构所导致的催化剂稳定性差和转化率不高等问题。本论文通过在Zr-β分子筛催化剂中构筑介孔来提升催化乙醇转化制1,3-丁二烯反应的活性和稳定
学位
纳滤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目前,高性能纳滤膜的发展面临着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膜污染问题。高通量、抗污染纳滤膜的制备是行业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构筑超薄疏松的分离层结构和亲水微区与低表面能微区相结合的表面结构,可有效提升纳滤膜渗透性和抗污染性能。石墨烯量子点(GQDs)是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边缘富含羟基、羧基亲水性化学基团,为实现功
学位
渗透蒸发是一种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膜技术,其不依靠热力学平衡分离液体混合物,适用于共/近沸物、异构体以及热敏物质等分离。其中,膜材料是渗透蒸发技术的关键。二维(2D)材料具备各向异性,高横纵比及高比表面积的优势,其作为杂化膜填充剂可克服膜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的trade-off效应。本文将2D材料引入海藻酸钠(SA)中制备杂化膜,通过2D材料取向调控在膜内构建垂直传质通道,获得高性能乙醇脱水分离膜,
学位
作为合成气间接制乙醇工艺的关键步骤,二甲醚(DME)羰基化制乙酸甲酯(MA)这一反应吸引了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然而,由于微孔结构的扩散限制,这一反应的催化剂丝光沸石(MOR)在DME羰基化反应中容易积炭失活。引入介孔是提高分子筛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目前多级孔MOR的合成仍然存在合成方法复杂、合成周期长等问题。此外,合成的分子筛多为粉末,在工业应用中需要使用粘结剂成型,但是粘结剂的引
学位
以移动通信设备、电动汽车、电网储能设备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电子电动产品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电动汽车的发展更是对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硫电池因其理论比容量(1675 m Ah g-1)远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且硫单质储量大、毒性小、价格低,被认为是跨越当下新能源产业发展中500 Wh kg-1能量密度瓶颈的新型电池体系。然而目前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阻碍着锂硫电池的工业化进
学位
CO2是一种储量丰富、无毒、廉价的C1资源,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其转化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CO2的还原功能化反应,在实现CO2功能化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能量的积累和储存,被认为是减少对从石油资源获取高值化学品依赖的有效途径。虽然CO2的还原功能化反应已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但是在还原功能化产物化学、区域及立体选择性的构建方面仍然具有很大挑战。本论文基于CO2催化活化的基本原理,采用不同的调控策略,分别实
学位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日益严重,作为清洁能源的燃料电池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其功率密度高,无污染,被认为是首选的洁净高效发电技术。开发高性能质子交换膜是提高燃料电池效率的关键。在传统聚合物膜中,质子传递通道以任意取向曲折存在,导致质子传递路径长、效率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具有结构规整、孔道有序、孔径可调等优点,为开发高效质子交换膜提供了新材料。本研究以二维离子
学位
CO2高选择性加氢制甲醇是CO2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氧化铟基催化剂由于其超高甲醇选择性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但这类催化剂的活性和成本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控制。向氧化铟中加入氧化锆是一种可行策略,既可以降低铟相对含量、减少成本,也可以提高催化活性。本文设计了铟锆氧化物固溶体负载的金催化剂,发现其具有优异的CO2加氢制甲醇催化活性。在573 K和5 MPa下的甲醇时空产率为0.59 gMeOH h-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