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识别性能研究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ibo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新的一氧化氮(NO)和次氯酸根(ClO-)含氧小分子荧光探针,并考察其体内外识别性能。方法:1.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NO荧光探针(5-氨基荧光素吗啉,L1)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和商业溶酶体靶向剂DND-99考察L1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毒性和溶酶体靶向性;运用Aβ25-35建立SD大鼠脑部炎症模型;运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建立两种小鼠炎症模型(小鼠肝脏炎症模型和小鼠后腿皮下炎症模型),运用缺血再灌注致肾炎症模型,以生理盐水为对照,L1为实验组,分别对上述建立的动物疾病模型组织经冰冻切片后在奥林巴斯IX73系统下考察L1在各动物炎症模型中探测NO性能。2.以花箐素染料IR780为荧光基团母核,经与甲硫醇取代制备近红外识别ClO-荧光探针L2。采用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确证;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L2对ClO-的选择性识别性能;运用奥林巴斯IX73系统考察L2在HepG2细胞和肾炎症模型组织冰冻切片中对ClO-的识别性能。考察L2在斑马鱼及建立的B16F10肿瘤模型C57小鼠进行活体检测ClO-性能。结果:1.L1对人乳腺癌细胞具有低毒性和细胞溶酶体靶向性;L1在建立的SD大鼠脑部炎症模型,LPS诱导建立的两种小鼠炎症模型以及缺血再灌注致肾炎症模型均具有较好地荧光识别NO性能。2.1H-NMR、13C-NMR、HR-MS及FT-IR现代分析技术证实L2为预期目标分子。体外选择性实验表明:L2能通过荧光淬灭方式选择性识别ClO-;L2能在HepG2细胞、肾炎症模型、斑马鱼及肿瘤模型中识别ClO-。结论:1.课题组前期构建的L1可对SD大鼠脑部炎症中产生的NO进行荧光成像检测;2.新构建的荧光探针L2对ClO-具有选择特异性,并能实现体内外实时荧光淬灭检测ClO-。本论文的研究为识别NO和ClO-含氧小分子在动物模型疾病中的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支撑,展现了两个探针在生物体内的较好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上海市接受社工服务的高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索心理健康技能团体辅导的效果和适用性,以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正>奥美拉唑(omeprazole,Omz)是一种新型抗消化道溃疡药物,能选择性地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从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正>养鸡实践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比较重视育雏期和育成期鸡球虫病的预防,而忽视产蛋鸡群球虫病的预防,由于球虫病的隐性感染,隐性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足以引起高度重视。产蛋
在摆线针轮减速器基础上研制出来的RV减速器,是由第一级渐开线行星齿轮和第二级摆线针齿轮组合而成,不仅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围广,而且具有承载能力强、扭转刚度大、精
近年来,由于机械性创伤或骨病等原因造成的软骨损伤已成为一种普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可行的治疗方案大多是从表面上愈合损伤,并不能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并形成
本研究选取了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铜和非必需元素汞作为污染源,选取浮叶植物茶菱和挺水植物慈姑为研究对象,运用了生理学、细胞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多种研究
<正>作为全国第一个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省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千百年来的人文积淀,赋予了福建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我省农业文化遗产,探索有效的保护机制,不仅有
磨削加工作为一种常用的精加工方式,在航空、宇航和造船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平面磨削过程中,在磨削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液进入磨削区域困难,这对加工表面完整性、零
永新金矿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东北部接触部位,白垩纪火山盆地边缘,矿体赋存在区内正长花岗岩与糜棱岩不整合接触带处的角砾岩体中。本文依托《黑龙江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地区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预测》项目(编号:201603),在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及矿石地质特征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基础上,对永新金矿进行了成矿阶段的划分,流体包裹体研究,激光拉曼探针测试及氢氧同位素测试等实验
<正>在南苏丹,大米是大多数人最常食用的一种食物,可它的产量却很低。目前南苏丹每年大米的消费量大约是23000公斤,其中超过75%的部分需要依靠进口。因此,南苏丹种植高产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