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水汽输送与旱涝关系的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dfazzzzzzzzz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中国743个测站的月降水量观测资料及NCAP/NCAR再分析资料,首先分析了西部地区整层、500Hpa单层比湿及水汽输送通量的分布特征;将我国西部地区划分为西北东部区、西北中部区、南疆区、北疆区、西藏区及青海六个区,分析各区夏季降水与水汽关系及旱涝异常特征,揭示了中国西部地区水汽的来源;最后重点讨论了青藏高原南、北两区的降水变化特征及水汽的来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水汽的垂直分布结构比较相似,850Hpa至300Hpa各层的水汽分布中心主要位于青藏高原附近。其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夏季比湿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 (2)从整层水汽输送通量来看,春季西部地区水汽主要来自中亚地区;夏季孟加拉湾的水汽通过河谷输向高原东南部及南海,西部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大陆内部的向东输送;秋季高原的水汽来自高原的西部及孟加拉湾,西部其它地区基本上一致为西风输送;冬季整个大陆为比较一致的西风输送。500Hpa我国西部地区的水汽输送以纬向输送为主,西南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西南季风输送,西北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西风带输送。 (3)西北东部区夏季降水与春、夏季比湿及水汽通量相关的分析,揭示影响该区夏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西风输送及中纬度西太平洋。在西北东部区夏季干旱年来自中纬度的西风带水汽输送增强;而夏季湿润年高原东部向北的水汽输送明显增强。我国西北地区中、西部的夏季降水与春、夏季比湿及水汽通量相关的分析,揭示这些地区的水汽仍主要来自于北大西洋、北冰洋的西风输送。(4)总的来说青藏高原整个地区的降水量在40多年来是增加的,其中1961-1980年是少雨期,1981-2000年是多雨期。高原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变化比较平稳。青藏高原南区降水量也呈增加的趋势,北区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5)西藏夏季降水与春、夏季比湿及水汽通量相关的分析,揭示影响该区夏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低纬海洋及西风输送。在夏季干旱年,西风的水汽输送减少,孟加拉湾的向北的输送明显减弱,在我国西南地区水汽向北输送减弱;在夏季湿润年,北印度洋向东北的水汽输送及经高原主体的西风输送明显增强,孟加拉湾的向北水汽输送也显著增加。 (6)青海夏季降水与春、夏季比湿及水汽通量相关的分析,揭示该区夏季降水的水汽来自南海、我国东部地区海域。在夏季干旱年,高原上向东输送增强,其以北地区西风输送减弱,而南海、孟加拉湾向大陆的西南水汽流转向后向东输送增加,向北输送减弱;在湿润年,高原东部水汽向北输送增强,尤其是我国中、东部的水汽向西输送及华北的向东输送增强,这似乎与副高的水汽输送增强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从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首先利用1958~1999年ECMWF的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时空特征变化;进而与IPCC第四次评
中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D星(FY-1D)能够获取全球四个探测通道的数据。本文详细论述了处理FY-1D/MVISR全球数据(GDPT)数据的方法,包括数据定标和投影坐标转换等。根据卫星气象
在棉花模型研究中,棉花生长的生理功能与棉株器官的空间形态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模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光合作用为器官的生长提供原料,而棉株各器官作为光合产物的生产、储
蒸散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分资源损失的主要部分,在森林水分平衡分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是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涡度相关技术是研究植被—大
美国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通过发行地方收入债券,成功地应用市场机制解决公共事业项目资金来源,其由发行主体、投资者、交易机构、评估机构、金融担保公司组成的发行组织结构,保
从VAD技术发展而来的EVAD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散度提取技术,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多普勒雷达探测中,经常在大面积的回波区中包含大小不同的
瞿秋白罹难已经60多年了,他在就义前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最后遗言——《多余的话》,这份带有自传性质的历史文献,将自己涉身人世、投身革命的经历、感受,无保留的直抒胸臆
关于宣传文化系统干部培训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孔繁壮姜培茂干部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及特点1996年以来,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中央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和单位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在认真
由于降水气候强迫下的径流、蒸发及植被、土壤等特性对大气环流和陆面水文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下垫面或不同区域尺度的各种陆面物理、地理或生态环境因子及其能量和水分
近年来,随着中尺度数值模式的不断完善,模式预报准确度得到较大的提高,可以较为真实地再现实际天气过程的发展演变。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越来越取决于模式初始场的精确度,因此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