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TGROW模型功能结构模拟模块的检验与改进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tomb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棉花模型研究中,棉花生长的生理功能与棉株器官的空间形态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模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光合作用为器官的生长提供原料,而棉株各器官作为光合产物的生产、储存库以及运送通道,其不同的形态及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对光合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反馈影响。通过对棉花形态与功能关系的模拟,利用空间坐标转换技术将模型的输出转化为三维空间坐标的形式,可为棉株生长发育模拟的形态可视化打下基础。本文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的棉花(中棉所45)田间试验数据,对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COTGROW中的形态发育模块进行检验并做相应的改进。 1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中棉所45,COTGROW模型模拟的产量与实际产量较吻合,拟合指数在0.83以上;平均比强度等品质指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也有很好的一致性;株高、节间长度、主茎节数、叶片数、叶面积动态等的模拟值与实际很接近,平均拟合指数在0.85以上,有较好的准确性。 2结合棉株的生理功能增添了茎杆直径、棉叶长宽、棉铃铃高铃茎的生长模拟,完善了模型在器官形态空间结构上功能;并改进模型的输出,使之能更为完备的输出棉株器官的空间形态动态变化数据。 3改进后的形态发育模型能较好的描述棉株各器官的形态及之间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与棉花的生理功能模型链接一体,能较好的反映棉株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形成。 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OTGROW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能很好的反映中棉所45在河南安阳种植区的实际发育情况,反映棉株各器官空间形态的动态变化。但模型的检验仅在河南安阳的气候条件下进行,还有一些处理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尚存在一定的偏差,还需要对模型进行多点多品种验证和进一步改进,以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其他文献
强对流天气诸如暴雨、冰雹、飑线、龙卷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而且对建筑、公路等设施的破坏力也是惊人的。由于强对流天气空间尺度小,产生的时间短,具有
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是近几年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产量图分析是获取影响农田产量差异主要因子的重要手段,是精准农业决策信息获取的切入点和突破
今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本文以确凿的历史资料,阐明了二十世纪中国的三位历史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宣言》思想的
龙卷、飑线、雷暴等重大天气灾害的机理和预测研究是气象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随着探测手段的进步及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国际上对其观测、分析和预报进展迅速,用于预报、研
近年来,井研县镇阳乡充分利用丘区旱地发展无公害、优质安全特色甘薯生产,通过建立红薯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实现了甘薯的增产增效。为了广泛地推广特色甘薯生产,特
本文利用1961—2004年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区23个气象站的年、季、月气温、降水资料、年径流量资料、阿克苏站的1986—2003年08时0℃层高度序列、2000年12月—2004年5月的托什干
利用 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和 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全球再分析资料,结合 GTS观测资料,对2012年07月05日至06日影响青岛的一次降水过程和2013年05月26日至05
采用传统的最大相关系数方法在间隔1分钟的卫星云图序列上计算示踪云的位移时会产生“亚像素尺度位移”问题。傅立叶相位分析方法能够避免这个问题,而且它不仅能够给出风矢量,
本文从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首先利用1958~1999年ECMWF的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时空特征变化;进而与IPCC第四次评
中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D星(FY-1D)能够获取全球四个探测通道的数据。本文详细论述了处理FY-1D/MVISR全球数据(GDPT)数据的方法,包括数据定标和投影坐标转换等。根据卫星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