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炜文学翻译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思维活动、语言活动,更是艺术再创造活动。文学翻译研究是翻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文学翻译以语言为中介、艺术为形式、文化为内容,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原作的艺术境界。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译者的翻译观、翻译态度以及译者风格和译者因素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最终效果。村上春树2013年4月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被誉为“最不一样的村上小说”、“村上的突破之作”,赖明珠的中国台湾译本和施小炜的大陆译本也随后相继问世。有关村上春树的汉语译者的已有研究中,林少华和赖明珠的翻译相关研究较为丰富,相形之下,对译者施小炜的文学翻译研究却并不多见。本课题拟从村上春树的重要代表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文译本着手,通过施译文本与原作的对比、兼顾与赖明珠、林少华其他译本的分析比较,来耙梳讨论译者施小炜文学翻译的貌态、翻译观与学术价值。本论文的正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盘点归纳了文学翻译的研究现状、施小炜的文学翻译的研究现状,并就选择《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为例的理由,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本论,分为三个章节,具体为:(1)在“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理论指导下,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分析施小炜译本的文学翻译策略倾向。(2)结合林少华的试译内容、赖明珠的繁体字译本进行对照研究,指出施小炜翻译技术层面的特色和施译本的翻译风格。(3)结合作家译本与自创散文、公开讨论等,提炼出施小炜对文学翻译不可译、翻译是遗憾的艺术和文学翻译中的忠实度问题,探究施小炜译本与译者所秉持的翻译观念之间的多维关联。第三部分是结语。在总结本论对施小炜文学翻译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今后这一课题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其他文献
循环化改造是在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能源面临严峻压力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是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如今各地产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我国循环
《菩萨蛮》是苏童转向现实的代表作,叙述视角独特,内涵深厚。现从"乌托邦"的概念出发来解读这部小说,通过分析看出苏童在《菩萨蛮》中有一种反乌托邦情结。在"反宗教乌托邦"
<正>题目如图1,在△ABC中,AC=BC,∠C=20°,点D、E分别为边BC、AC上的点,若∠CAD=20°,∠CBE=30°,求∠ADE的大小.这是一道保守估计也有上百年历史的数学问题,其最初的来源现
中国的水资源匮乏,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目前,占中国城市的三分之二的出现供水不足现象,其中六分之一严重缺水,包括天津、北京和河北等大城市。水资源短
勤劳勇敢的亚洲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亚洲文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亚洲文明的精髓与价值认同,与现代志愿服务精神是一致的。第16
具有自备电厂的工业企业配电网孤网运行,系统供电频率将发生变化,负荷过大频率则会下降。若所有分布式自备电源通过一次调峰系统频率仍不符合要求,则需通过甩负荷来解决。本
中医整脊科是一门继承创新的学科,调曲复位是其主要技术。而调曲复位所运用的正脊骨十法和牵引调曲法,部分是古籍文献已有记载而世代传承下来的,部分是在整理古籍文献过程中发现
报纸
本文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以中美著名高校校训为切入点,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中美文化的差异。作者对世界大学排名中选取了中美前40所高校校训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结合霍夫斯泰德
结合实际工程,采用流离生化技术设计水解/厌氧/好氧工艺处理环氧乙烷生产废水,并介绍了工艺设计情况和对实际运行效果、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流离生化技术路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