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已有很多对《红楼梦》翻译的研究,特别是对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语全译本的探讨。显然,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难免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方法程序或研究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本研究以贾正传提出的翻译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特别是译者的双性同体理论以及女性主义文体学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以理论演绎与语境和文本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对霍克斯在《红楼梦》翻译中的双性同体视角进行探讨,以便系统地了解译者因素在文学翻译和一般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在翻译辩证系统观看来,翻译是一项辩证关联的人类活动系统,由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原文、译文、方法等若干成分按非线性的相互关系构成,受具体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制约并执行功能;其中,译者等任何成分与其他成分或因素紧密关联,受到诸如原文作者、女性主义思潮等内部和语境因素的制约。根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译者的双性同体理论和女性主义文体学理论,译者的女性主义(潜)意识会影响到译者的翻译,使其在翻译的各个环节上采用双性同体视角,而且其双性同体视角会反映在译文的词、句、篇等各个层面上。由上述的观点和理论可以演绎推导出以下假设:霍克斯受他所处的时代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以及《红楼梦》及其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影响,在《红楼梦》翻译过程中会在某种程度上采用双性同体视角,而且其双性同体视角会反映在其译文的词、句、篇等各个层面上。
本研究通过对霍克斯的《红楼梦》翻译的语境、原文作者曹雪芹、原文、译者和译文等成分和因素的分析,获得了以下对霍克斯在《红楼梦》翻译中的双性同体视角的认识:①霍克斯作为一个生活在女性主义思潮兴起并迅速发展时代的男性译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并具有一定的女性主义(潜)意识或双性同体性;同时,他还受到了具有进步民主思想和女性主义意识的曹雪芹及其带有浓郁女性主义色彩的《红楼梦》原文的感染。所以,他在《红楼梦》翻译中自觉运用了双性同体视角,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为女性说话。然而,霍克斯并不总是保持这种双性同体视角,而只是有时运用了它;但比起自然状态的双性同体,霍克斯的双性同体具有明显的自觉性。②霍克斯的双性同体视角体现在他的《红楼梦》英译本的词、句、篇等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