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微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 子之一,也是宇宙中含量最为丰富的粒子之一。它们质量极其微小,不带电荷;且三种味道的中微子之间可相互转换,称为中微子振荡。振荡幅度由三个混合角θ12,θ23,和θ13描述。精确测量混合角θ13对中微子振荡理论的检验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加速器中微子实验研究轻子CP破坏的关键,而后者或能揭开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题。本论文论述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一种新的对振荡幅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微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 子之一,也是宇宙中含量最为丰富的粒子之一。它们质量极其微小,不带电荷;且三种味道的中微子之间可相互转换,称为中微子振荡。振荡幅度由三个混合角θ12,θ23,和θ13描述。精确测量混合角θ13对中微子振荡理论的检验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加速器中微子实验研究轻子CP破坏的关键,而后者或能揭开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题。本论文论述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一种新的对振荡幅度sin22θ13的独立测量。大亚湾六个反应堆放出大量的反电子中微子((?)e),每秒放出约3 ×1021个。(?)e到达闪烁体探测器有可能与靶物质中的氢核发生反β衰变反应。此独立测量利用反β衰变的末态中子在氢上俘获的特征信号标记(?)e事例。测量结果显示远点探测器的(?)e事例数相较近点探测器缺失5.0%,说明(?)e发生振荡转换为其它味道的反中微子。由此测量开发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建立的探测器模型也可用于未来基于中子在氢上俘获探测方法的中微子实验。进一步地,合并中子在氢上俘获和中子在钆上俘获的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得到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sin22θ13结果。本论文主要工作与成果为:1.从大亚湾实验621天的取数数据中识别和挑选了 780000个中子在氢上俘获的β衰变事例作为候选(?)e事例。分析和计算了各种本底,包括偶然符合本底、9Li/8He引起的β-n本底,快中子本底等,并将它们从候选(?)e事例中扣除,从而给出了远、近点探测器分别探测到的(?)e事例。通过比较远、近点(?)e事例数并与三代中微子振荡理论相比较,得到sin22013=0.071 ± 0.011。2.系统研究了中子在氢上俘获和中子在钆上俘获的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关联,并发现最显著的关联来自慢信号的能量区间选择。考虑各种关联,将两种方法的结果合并起来,给出了目前世界上混合角θ13的最精确测量结果:sin22θ13 =0.0 ± 0.004。3.建立了一个通用的闪烁体探测器的能量响应模型。对不同类别的闪烁体探测器,此模型对它们的能量泄漏、能量非线性、非均匀性等性能,以及这些性能的系统误差和误差之间的关联等都提供了一种深刻理解的渠道。与探测器相关的误差是大亚湾实验的系统误差的最大来源,将此能量模型应用于大亚湾实验,成功减小了与探测器相关的误差。
其他文献
太赫兹SAR作为SAR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太赫兹SAR的合成孔径时间短,在合成孔径时间内雷达载机飞行轨迹变化较小,一定条件下对成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过对于太赫兹SAR的研究还停留在直线轨迹或者圆周轨迹模式,曲线模式的太赫兹SAR无论从模式上还是算法上都不太成熟。基于此,本文对太赫兹曲线SAR的成像模式和算法进行了研究,在成像模式扩展、子孔径划分以及成像预处理方法等方面进
混频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频率变换,是接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电路。现今,随着毫米波固态三端口器件的发展,有源混频技术成为了混频器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在MMIC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一款商用的K波段FET管,来进行基波有源混频器和谐波有源混频器的研究。首先研究了一种K波段基波有源混频器,该混频器性能良好,一定带宽内具有变频增益。然后将该款K波段FET管应用在了更高的频段,分别研究了U波段二次谐波有源
伴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相控阵技术凭借灵活快速的波束成形和波束扫描等特点愈发热门,而射频前端芯片作为相控阵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模块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CMOS工艺凭借着低成本,高集成度等优点在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领域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基于CMOS工艺针对射频前端芯片中的幅频电路进行了深入研究。文中先是对衰减器和混频器的相关知识做了介绍与分析,包括各自模块的基本原理,性能参数以及基本结构。之后根据
超声速混合层燃烧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典型的流动与燃烧形态。因此,开展三维空间发展超声速混合层燃烧直接数值模拟,认识超声速混合层燃烧中的涡结构、激波波系和火焰形态的演化以及混合效率和燃烧效率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工作及其结论包括:提出了超声速有反应混合层设定入口条件的相容性方法,基于耦合详细反应机理的多组分NS方程和能同时分辨涡结构与激波的五阶紧致-WENO混合格
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是一种识别所接收的未知通信信号调制类别的技术,同时也是对信号下一步分析的关键基础。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通信信号调制识别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但深度模型的复杂度与运算量较大,难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需求。因此,本文研究了调制信号深度模型的轻量化技术,主要成果如下:1.实现了一种以通道剪枝为基础的信号识别模型轻量化算法。该方法使用模型归一化层的缩放因子作为评价标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逐渐往多频化的方向发展,不同天线之间的布局成为决定系统尺寸的关键因素之一,多频天线的小型化设计对系统级的小型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5G通信的发展,使得毫米波与微波频段天线同时被应用于收发信号,由于两者之间尺寸差异巨大,将毫米波天线集成到低频天线的结构之中成为可能,此类天线被定义为结构复用天线。由于部分低频天线表面电流分布存在较弱的区域,在相应区域内设计毫米波天线对低频天线引入可以
AV1是开源媒体联盟AOM在2018年推出的新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旨在开发应用于互联网的开源、专利免费的视频编解码器。AV1作为开源媒体联盟的首个视频编解码标准,与上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H.265/HEVC以及谷歌公司的VP9相比,AV1在相同的高清视频序列和测试条件下,编码性能均得到了提高。本文主要针对AV1视频编码标准的率失真优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以不同的模型和质量评价方式为基础进行改进,提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给毫米波无线通信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如何设计高集成度、低成本的毫米波前端电路成为了研究热点。与目前的化合物半导体工艺相比,CMOS工艺具有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的集成度,得到了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开关电路广泛地应用于毫米波时分双工相控阵系统中,是无线通信收发机系统中的重要模块。本文基于65-nm CMOS工艺,研究了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毫米波开关芯片。本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
由于空间时敏运动目标会产生明显高于空间背景的红外辐射,分析其红外辐射信号是一种重要的目标分析手段。基于红外辐射信号的空间时敏运动目标分析主要包括关键点检测和目标类型识别。前者是为了确定目标状态发生变化的时间点,有助于确认目标当时所处的状态,也可以为识别目标类型提供信息。后者则是分析的主要目的,快速且准确地获得目标的类型有助于己方人员尽快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本文将针对空间时敏运动目标的关键点检测及类
网络化雷达由于具备角度分辨力高、机动性强、抗干扰能力好,以及扩展能力强等优良特性,成为了当前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网络化雷达广域分布的特点,目标近场效应比较严重,如果继续使用远场阵列接收信号模型,将会导致合成处理的效果下降甚至失效,因此本文将以近场阵列接收信号模型为基础,研究网络化雷达接收信号的合成。针对网络化雷达中节点均匀稀疏布置时导致的收发联合方向图多栅瓣、高旁瓣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节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