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人学向度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10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卡奇是开创“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奠基人。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被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在该书中,卢卡奇对总体性范畴作了精心详细的论述,使总体性成为其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一个基本范畴。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产生于人类社会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使卢卡奇从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获得了理论上的启示;在与第二国际、共产国际的对抗中卢卡奇丰富完善了其总体性思想;同时,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又受到了黑格尔理论的影响,有着深刻的黑格尔哲学渊源性。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包含多重原则,即总体性是总体统率部分的原则,总体性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与统一,总体性是总体的认识方法,总体性体现为一个历史过程。总体性思想是支配《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一根主线,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物化”现象的揭露,对阶级意识等观点的论述中,都贯通着总体性的思想。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理论背景及理论内涵。在第一节中阐述了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理论背景及思想来源;第二节中具体论述了总体性范畴的具体原则;第三节介绍了总体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地位。文章第二部分主要从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人学意义方面来进行论述。第一节介绍了总体性是人存在的本质特征;第二节详细介绍了物化理论;第三节详细介绍了无产阶级意识理论的相关内容;最后一节介绍了卢卡奇总体性思想是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挥。通过这一章的深刻剖析,可以全面的了解到在卢卡奇那里人的总体性是怎样丧失又如何重建的,进而更好的把握卢卡奇总体性思想折射出的人学意义。论文第三章客观地评价了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积极意义和理论缺陷,以达到对其思想的辩证的把握。第四章介绍了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现实意义,从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启示以及对我国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两方面说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卢卡奇的人学思想是以马克思的“人的类解放”理论作为理论宗旨的,他的总体性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对马克思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的解释。卢卡奇是马克思之后第一个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重要地位的思想家,对人的发现和发掘也正是卢卡奇总体性理论的目标所在。因此,梳理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研究他为解决资本主义时代物化危机所作出的理论尝试,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是以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反身性问题为主线,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下,对反身性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反身性问题的提出、反身性问题对科学知识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影响以及科学知识
柏格森区分了两种“强度”以及两种“多样性”,目的是去除空间、数目等外在的东西,使原初的东西得以呈现,这种原初的东西就是作为柏格森哲学起点的绵延。它是意识的直接材料,是真
张爱玲把感觉定位为可以见出真实世界的端口,从《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感性婚姻,到《封锁》里吕宗桢和吴翠远的感性爱情随着封锁解除的瞬间消解,再到《色·戒》中王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方面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活及精神压力。青年大学生稚嫩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