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四维CT(4DCT)扫描探讨不同参照物对不同勾画者勾画保乳术后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术腔靶区的影响以及对EB-PBI剂量学参数的影响,同时比较三维CT(3DCT)和4DCT图像间EB-PBI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D-CRT)间靶区与危及器官(OAR)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从已行3DCT和4DCT扫描保乳术后患者中选择血清肿可见度(SCS)≥3分、术腔边界标记金属夹≥5个的患者(20例),在4DCT 10个时相上,5位勾画者经过勾画标准培训后参照统一勾画标准对每位患者分别基于术腔边界金属夹、术腔血清肿以及两者结合勾画靶区得到GTVC、GTVS、GTVC+S,比较不同勾画者基于不同参照物勾画靶区的体积差异、变异系数(COV)差异、匹配度(MD)差异。将同一勾画者在4DCT 10个时相上勾画的GTVC、GTVS、GTVC+S分别融合得到内大体靶体积(IGTVC、IGTVS、IGTVC+S),由同一物理师在4DCT吸气末(EI)时相上分别基于这3种融合后的靶区制定3D-CRT计划,并比较三组间靶区体积、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以及OAR剂量学差异。同时依据同一勾画者勾画的GTVC+S在EI时相上制定3D-CRT,并将EI时相的3D-CRT复制到呼气末(EE)时相和3DCT图像上。探讨3DCT图像、EI时相及EE时相间靶区和OAR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性。结果:每位勾画者GTVC、GTVS、GTVC+S间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位勾画者GTVC间、GTVC+S间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21)。5位勾画者COVC间、COVC+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15)。5位勾画者MDC、MDS、MDC+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并且MDC、MDS、MDC+S两两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MDS>MDC+S>MDC。血清肿组、金属夹组、金属夹结合血清肿组IGTV间、计划靶体积(PTV)间及PTV与患乳体积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IGTVC与IGTVS,IGTVC与IGTVC+S,IGTVS与IGTVC+S间体积均不同(p=0.019、0.000、0.000),即IGTVC+S>IGTVC>IGTVS;三组PTV体积比及PTV与患乳体积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肿组<金属夹组<金属夹结合血清肿组,均p<0.05)。血清肿组患侧正常乳腺、患侧肺受照剂量均小于金属夹组及金属夹结合血清肿组(均p<0.05),三组间HI、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78、0.086)。基于3DCT图像勾画的术腔靶区体积大于基于EI、EE时相勾画的术腔靶区体积(p=0.002、0.002)。患者不同呼吸时相间90%等剂量曲线所包绕的计划靶区体积(V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并且3DCT时相的V90%小于EI时相及EE时相的V90%(p=0.001、0.025),而不同呼吸时相间HI、CI及靶区平均受照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5、0.536、0.132)。3个计划间OAR相关剂量体积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3DCT图像的OAR受照剂量均高于EI时相及EE时相(均p<0.05)。结论:当SCS≥3分且术腔边界标记金属夹≥5个时,在4DCT图像上基于血清肿勾画EB-PBI患者术腔靶区时勾画者间差异显著小于基于金属夹及基于血清肿结合金属夹勾画时勾画者间的差异。在4DCT图像上基于不同参照物构建靶区导致的体积差异对靶区剂量分布无明显影响,但对患侧乳腺及患侧肺的受照剂量却有明显影响。自由呼吸状态下基于4DCT图像定位并制定EB-PBI放疗计划在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上要优于3DCT图像,并且基于3DC T图像制定的EB-PBI放疗计划可能会因呼吸运动而产生靶区漏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