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庄学接受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1cy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其形不为物役、旷达不羁,其神逍遥洒脱、傲然独立。后世多少文人学者曾为庄子倾倒,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评论着庄子,从先秦名家惠施开始,对庄子的阐释接受代不乏人。到了魏晋时期,庄子忽然占据了全时代的身心,超过了老子的地位,成为整个文明的核心。竹林七贤是魏晋理想人格形象的代表,他们超越名教的束缚而纯任自然,以庄周为模则,对庄子的接受阐释颇具代表性,勘称庄学发展史上的辉煌阶段。然而,学术史上多研究的是七贤的思想和文学,虽有论及七贤与庄子的关系,但大多简单而零散,且与《庄子》内容的论述有脱钩之嫌。 本文从对庄子的研究出发,以西方接受美学的角度入手,选取魏晋竹林七贤一段,将七贤对庄子的阐释作为庄学接受的小史独立研究。全文共分四章,首先分析了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七贤的庄学接受特征。其次于阮籍、嵇康、向秀三人各列一章,详尽地论述他们与庄子之间的密切关系,理清其对庄子阐释的发展脉络,从而揭示出庄学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第一章主要阐述竹林七贤对庄学的接受语境。魏晋之际,天下多故。七贤开始关注自身,生命意识也日益觉醒。正是在政治动乱与精神自由的双重催动互生下,以老庄哲学为主体的玄学应运而生。《庄子》犹如一颗土埋尘封的明珠美玉放出耀眼的光芒,他的自然逍遥精神深深吸引着竹林七贤的心。七贤不拘礼法、放达山林,他们超越名教而纯任自然,以各自惊世骇俗的言谈举止践诺着老庄的哲学。 第二章重点分析阮籍对庄学的接受与超越。阮籍以庄周为模则,是庄子哲学忠实的实践者。其思想从尊儒发展到崇道,继而批判儒家虚伪的礼法,高扬远游出世的理想及逍遥自在的境界。在发扬庄子精神的同时,阮籍对庄子的思想也有所超越,表现在对逍遥境界和无君论的认识上。 第三章是从情感共鸣看嵇康的庄学。嵇康以庄周为师,把庄子的人格气质幻化为自己洒脱率性的行为,与庄子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他对名教深恶痛绝,对自然无限热爱,对出世的人生亦孜孜追求。此外,裕康立足庄子理论,深入阐发了养生观和元气论思想。 第四章深入论述了向秀庄学的内容与实质。向秀是一位学者,依着自己对庄子的喜爱,严谨地著述了《庄子注》一书。他受到庄子自然之道的影响,表现为重视自然无为,否定名利外物。然而他更多的是出于调和儒道的目的,创造性地妙演了一个个庄学命题,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玄学思想体系。
其他文献
效用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消费者购买物品就是为了从消费这种物品中得到物质或精神的满足。人们一谈到效用函数,总是使用时间可加状态可分的效用函数。但是可加效用对
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供电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自动化水平以及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着重研究配电设备检修管理系统。
本文在对国际条约的概念、特征及效力归纳概述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针对目前我国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理论上的困惑
植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天然药物具有诸多的优越性,因而人类对它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无计划的滥采滥挖等原因,使得一些天然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严重不足
由于受强大的先验逻辑的影响,国内学界对于现象学美学往往是遵循其自身的理论期许,进行转述性、应用性的研究。本文则尝试着对现象学美学进行批判。这种批判可以看作是以现象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缄市居民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和多样性休闲游憩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需要的满足通常由城市绿地系统来提供。然
听力理解在外语/二语习得的四项基本技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作用。以往学术界主要从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等角度对听
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已进入到信息社会。她悄然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给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难以置信的全方位的
内容:明中晚期地域文学较为发达,其中吴中文学尤为兴盛。本文分四节对此段时间内吴中文学之兴衰过程作出了初步的梳理,以期考察其发展的具体流程。第一节分析了明中期吴中文学的
随着木材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形式的家具和现代家具很难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所以,开发新形式的家具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几种材料复合的家具是将来家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