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北油田高台区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北部,为子北采油厂油田开发资源接替区块,该区延长组勘探面积大,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该油田的开采率,在研究该区的地质状况及勘探开发现状基础上,对主力油层进行正确的小层划分和对比,运用一系列技术研究储层特征及沉积相类型。采用储层建模软件对各个小层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型。明确了油藏范围内储集砂体的纵、横向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的发育特征。研究选用孔隙度、渗透率、排驱压力、最大连通孔吼半径等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分类。研究表明,高台地区储层分别受沉积相带控制明显,三角洲平原主分流河道砂体具有颗粒相对较粗、分选较好、砂体连片性强等特点,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II和III类储层是本区较为有利的油气富集区。石油地质研究表明,长4+5、长6油层组的油、水关系复杂,多为油、水混储,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当含油砂层较厚时一般油水分异较明显,呈现上油下水之规律。总体上,本区油藏埋深较浅,油水分异差,含油饱和度低,单层试油产量低,含水率中等-较高。在研究区北部理817—理819—理313井区、西南部理895—理318—理892—理319—理328—理834井一带以及在理364、理821、理897井附近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是近年勘探的指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