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来的《尘埃落定》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有诸多相似之处——相同的叙事手法、均以故乡为蓝本的题材、浓郁的地方色彩、模糊的时空以及意识流的手法运用等等,以至于有人认为阿来的《尘埃落定》实为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模仿。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跨文明比较文学相关理论,立足于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在承认阿来的《尘埃落定》受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影响的事实上,重点研究《尘埃落定》的异质性与变异性,旨在揭示阿来文学创作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其自身的独特生命体验与民族文化,并引起人们对跨文明的阐发与对话的重视以便开启中西文明间的平等互动。本文的写作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国内研究现状”,主要分析本研究专题在国内的研究情况;第二节“论文的缘起与意义”,主要论述的是本文写作的缘由与意义;第三节“相关理论阐释”,主要对曹顺庆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进行阐述;第四节“论文写作思路及结构”,分析本文的具体布局结构。第一章“《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共通性”分为三大节,主要是从传统的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角度,梳理并概括《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相似性,分别从“没落的王国”、“痴傻视角”“《尘》与《喧》中的哲理思索与人性关怀”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旨在从实证性的角度分析《喧哗与骚动》对《尘埃落定》的影响。第二章“《尘埃落定》的异质性——阿来的藏族视界”,主要是从“血亲复仇的演绎”及“民族文化习俗的描摹”这两个方面分析雪域高原的独特文明和藏族苯教文化孕育出阿来独特的文化视角及其藏族情怀,探究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对阿来异质性与独特性的必然性。第三章“《尘埃落定》的变异性”,主要是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的角度,运用“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理论,探讨阿来独特的藏族身份与民族文化基因对《尘埃落定》的变异性与异质性的促成作用。本章分为两大节:第一节“《喧》的‘多视角’与《尘》的魔幻叙事,从叙事模式方面比较并分析阿来的迥异的艺术特色;第二节“《喧》与《尘》的存在与时间”,从存在与时间的主题方面探究阿来独特的空寂思想与民族自省。结语部分主要是总结和概括《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同源性、异质性、变异性及互补性。通过实证性的分析并肯定《喧哗与骚动》对《尘埃落定》的影响的同时,阐明《尘埃落定》在作者阿来的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民族文化下的异质性与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