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变异学视野下的《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c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来的《尘埃落定》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有诸多相似之处——相同的叙事手法、均以故乡为蓝本的题材、浓郁的地方色彩、模糊的时空以及意识流的手法运用等等,以至于有人认为阿来的《尘埃落定》实为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模仿。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跨文明比较文学相关理论,立足于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在承认阿来的《尘埃落定》受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影响的事实上,重点研究《尘埃落定》的异质性与变异性,旨在揭示阿来文学创作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其自身的独特生命体验与民族文化,并引起人们对跨文明的阐发与对话的重视以便开启中西文明间的平等互动。本文的写作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国内研究现状”,主要分析本研究专题在国内的研究情况;第二节“论文的缘起与意义”,主要论述的是本文写作的缘由与意义;第三节“相关理论阐释”,主要对曹顺庆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进行阐述;第四节“论文写作思路及结构”,分析本文的具体布局结构。第一章“《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共通性”分为三大节,主要是从传统的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角度,梳理并概括《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相似性,分别从“没落的王国”、“痴傻视角”“《尘》与《喧》中的哲理思索与人性关怀”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旨在从实证性的角度分析《喧哗与骚动》对《尘埃落定》的影响。第二章“《尘埃落定》的异质性——阿来的藏族视界”,主要是从“血亲复仇的演绎”及“民族文化习俗的描摹”这两个方面分析雪域高原的独特文明和藏族苯教文化孕育出阿来独特的文化视角及其藏族情怀,探究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对阿来异质性与独特性的必然性。第三章“《尘埃落定》的变异性”,主要是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的角度,运用“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理论,探讨阿来独特的藏族身份与民族文化基因对《尘埃落定》的变异性与异质性的促成作用。本章分为两大节:第一节“《喧》的‘多视角’与《尘》的魔幻叙事,从叙事模式方面比较并分析阿来的迥异的艺术特色;第二节“《喧》与《尘》的存在与时间”,从存在与时间的主题方面探究阿来独特的空寂思想与民族自省。结语部分主要是总结和概括《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同源性、异质性、变异性及互补性。通过实证性的分析并肯定《喧哗与骚动》对《尘埃落定》的影响的同时,阐明《尘埃落定》在作者阿来的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民族文化下的异质性与变异性。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面对异常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传统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与事故黑点治理等被
名为"断桥"而实不断的现象并非杭州西湖断桥所独有,而是广泛见载于唐以来的诗文作品中。其本义乃指渔人为方便用簖捕捉鱼蟹等而设的简易梁桥,亦可行人,或写作簖桥("簖"为"断"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国家卫生投入力度加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但医保基金支付压力速猛增加。国家为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降
为探讨不确定条件下碳交易机制对库存管理中排放控制和成本优化的影响,用梯形模糊数描述各参数和决策变量,建立碳交易机制下模糊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和排放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决
<正>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福格尔和诺思这两位长期从事经济史学研究的美国学者,以表彰他们倡导新经济史学,为实现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再统一所作出的贡献。从20世纪50
成舍我一生致力于新闻事业,他不仅建立了中国报业史上最早和最具规模的民营报业集团,而且积极投身于新闻教育事业,培养新闻人才。在当前残酷的媒体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部分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对运动损伤的项目特点、运动损伤部位与损伤类型、运动损伤时机和运动损伤性质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体育考
本文试图通过认识柏拉图对话中的苏格拉底来探讨生死观中的哲学含义。既然是谈论生死观,那么必须结合苏格拉底生前的影像以及他对死亡的认识。凡是对柏拉图对话有所了解的人都
作为结构材料,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体育、包装、运输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在快速成型、结构碰撞等过程中,铝合金材料将发生高速变形,其屈服应力、强度极限及伸长率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中国移动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以及"互联网+"、数字化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