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高速化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日趋地被污染和破坏,尤其是水资源面临很严重的污染问题。水质检测已成为监控和治理水资源的一种重要解决方法,而以电导率为核心的水质检测尤其突出。通过溶液的电导率值反应水污染情况,在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如何研制出既能准确有效,又能方便、快捷测量的电导率电极一直是科学人员关心的事情。本课题通过查阅有关电导率的测量原理及电极发展现状的相关文献,参考国内外一些主流的电极仪器,针对这些电极所具有的优缺点,设计出一种非线性电导率电极。通过对其电导池结构的设计、电导池材料的选择、电导池加工工艺以及电极形状和材料的选择,按照设计流程逐一优化性能指标,并且对比出测量精度最高的电极。本实验设计的电极工作稳定性强、造价费用低、抗污染能力强;具有微型结构,能够测量空间狭小的水体,能较好地消除极化现象;电导池采用开放式结构,能够提高电极探头的抗污染能力,并且减少定标次数,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希望能够达到与主流电导率电极精度相当的性能指标。在电导率测量系统方面,通过分析常用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基于交流频率法,提出了一种双频率正弦测量法,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电容效应。系统以STC12C4052为核心控制器,通过单片机控制各模块。采用基于DDFS工作原理的ML2035芯片产生正弦激励信号,通过A/D电路将电压信号和电极端输出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采用RS-485通信接口与计算机以串行通讯方式进行连接,通信接口采用电磁信号隔离技术,使各部分电路不受干扰;之后对测量系统进行标定,检验测量系统的精度。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采用MATLAB进行数据拟合和误差修正,通过拟合曲线和拟合公式进行标定。标定结果表明本课题设计的电导率电极,其温度误差为±0.89℃,电导率相对误差在±1%内,具有良好的测量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