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梯度化薄壁吸能结构耐撞性能研究与优化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压力和环境恶化迫使汽车行业实行车身轻量化,以减轻车身质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尾气排放。为了不在车身轻量化中降低车辆原有的性能,一种将车身零件功能梯度化的思想被提了出来,它通过提高材料利用率来实现在降低质量的同时提升性能。汽车吸能器是保证车辆被动安全的重要部件,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吸能器通过变形吸收大部分能量来保护乘客安全。功能梯度泡沫(FGF,Functionally Graded Foam)和功能梯度管壁(FGW,Functionally Graded Wall)都是根据功能梯度化思想设计出的新奇结构,前者是泡沫密度功能梯度化,后者是管壁厚度功能梯度化。近期研究表明它们在轴向加载下有很好的吸能性能,因而获得广泛的关注。然而,在现实中吸能器不会只承受轴向加载。尤其在真实的交通事故中,它在大多情况下都要承受一定的倾斜加载。本文旨在研究FGF-UW(Functionally Graded Foam-Filled Uniform Wall)方管和UF-FGW(Uniform Foam-Filled Functionally Graded Wall)圆管在多种加载方式下的防撞性。FGF-UW方管内填充的FGF,其密度在轴向由幂指数n来控制变化。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种加载方式下的FGF-UW方管比对应的UF-UW(Uniform Foam-Filled Uniform Wall)方管有更好的防撞性,并且参数n对FGF-UW方管的防撞性能影响很大。UF-FGW圆管的管壁是FGW,由幂指数m控制,在轴向变化。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种加载方式下的UF-FGW圆管比对应的其他三种配置的圆管有更好的防撞性,并且参数m和厚度范围对UF-FGW圆管的防撞性影响很大。为了得到在特定加载下有最优的防撞性的FGF-UW方管,应用了基于非支配排序的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II)来寻找最优的梯度。其中,应用了RBF这种近似模型方法来建立SEA(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和IPF(Initial Peak Force)的近似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不同冲击角度下的优化结果不同。所以,为了增加稳健性,实施了一种综合多种加载角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了FGF-UW方管相比UF-UW方管有更好的防撞性。所以FGF-UW方管被推荐为一种有潜力的吸能器。然后同样地,使用RBF近似模型和NSGA-II,进行综合多种加载角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来对UF-FGW圆管进行优化,优化的结果表明了UFFGW圆管相比其他对应配置的吸能结构有更好的耐撞性。所以优化后的UF-FGW圆管也是一种有更好效果的吸能器。
其他文献
基于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捷、灵敏、经济等特点,该技术已成为无损检测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以及海洋探测等领域。由于超声波在结构中传播时,会发生频散和多模态现象,给检测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了避免选择频散严重的区域和使分析过程产生较少的模态,选择合适的激励信号中心频率,成为超声无损检测领域中急需解决的难题,而选择合适的中心频率,必须根据导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频散曲线。对于简单
基于CATIA软件进行副车架结构及浇道设计,并利用HyperWorks软件平台建立副车架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刚度、强度和模态,运用ProCAST软件对副车架低压铸造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低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越来越关注工程管理以及质量问题的提升,为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应该对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进行更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rn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期刊
以中间板为例,介绍了薄壁板状压铸件机加工时的主要难点,以及如何在开发时对加工方案进行分析,找出保证加工精度的控制要点,以提高过程开发的品质.在试生产时,通过数据分析,
近来,随机 Petri 网已经成为研究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一种有力的工具,特别是在系统性能评价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功。关于随机 Petri 网在离散制造系统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计算机辅
导管泄放技术的研究对工业粉尘爆炸防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导管的存在会使主容器内的最大泄爆压力出现显著的增加,目前造成这种异常现象的主要因素还没有研究清楚。本文以1.3L
由于经济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以及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给建筑业带来了更高的挑战,住宅一体化设计相较于传统建筑具有更加全面的优势,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空间
目前在汽车、摩托车等需要机械加工的领域,零部件的打磨抛光通常是用手工来完成的,这些成本较高、费时费力、且都难以保证被加工工件的质量和一致性。在使用机器人磨削的场合也
利用竖直下拉式热型连铸技术制备柱状晶Cu-Al-Be形状记忆合金,其马氏体相变结束温度(Mf)在-50℃以下,柱状晶生长方向为轴向.在温度低于Mf时,对普通多晶、平行于柱状晶方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