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和浙江樟VOCs释放对光照和机械损伤的响应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hu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浙江樟(Cinnamomum japonicum)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表明,香樟和浙江樟均可释放大量的VOCs,而香樟释放VOCs以单萜为主,浙江樟以异戊二烯为主,这些VOCs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和碳底物均来自光合作用。为了探究光合能量和底物供应对植物VOCs合成和释放的调控,本实验采用两种不同释放丰度与释放类型的植物——香樟和浙江樟为实验材料,运用PTR-MS技术和GC-MS技术,研究了光照和不同黑暗条件,两种植物完整叶片与损伤叶片光合特性和VOCs释放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正常状态,香樟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显著高于浙江樟。香樟和浙江樟完整叶片VOCs释放受光影响,黑暗条件释放减少。与光照相比,光转暗处理、中断光照3 h和自然黑暗3 h香樟总VOCs释放量分别下降了61.0%、58.8%和83.1%,浙江樟总VOCs释放量分别下降了87.2%、58.6%和94.0%。(2)光照条件,机械损伤叶片后,香樟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光照、中断光照3 h和自然黑暗3 h,香樟总VOCs释放量分别增加了15.5%、170%和300%,其中,光照条件香樟损伤叶片总VOCs释放量最大,为23.81 nmol·m-2·s-1。无论光照还是黑暗条件,香樟叶片受损后,单萜和绿叶挥发物(green leaf volatiles,GLVs)瞬时释放立即增加,随后30 min内下降到稳定值。浙江樟叶片受损后,光照条件光合参数变化与香樟一致,光照香樟总VOCs释放下降了1.9%,中断光照3 h和自然黑暗3 h浙江樟总VOCs释放分别增加了28%和760%,单萜和GLVs的瞬时变化趋势与香樟一致。(3)香樟中,β-罗勒烯释放受光的影响,浙江樟中,异戊二烯释放受光影响。光转暗后,异戊二烯释放立即下降,随后出现回升,最后降到基底水平。损伤叶片中,香樟和浙江樟都释放α-蒎烯、D-柠檬烯、水芹烯和对伞花烃。香樟主要释放单萜,浙江樟主要释放异戊二烯。浙江樟只释放非含氧单萜,而香樟既释放非含氧单萜又释放含氧单萜,香樟释放的含氧单萜主要是桉树脑和樟脑。综上所述,香樟和浙江樟以萜类释放为主,其中香樟主要释放单萜,浙江樟主要释放异戊二烯,但总体释放受光照的影响,这与白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碳底物有关。白天光照香樟和浙江樟VOCs释放量和释放种类多于黑暗条件香樟和浙江樟VOCs释放量和释放种类。机械损伤叶片后香樟和浙江樟光合作用部分受损,单萜和GLVs释放瞬时增加,很可能与植物启动应激和防御反应有关。该研究数据揭示了两种樟科植物VOCs释放受光照条件影响,也与叶片状态有关,有助于为区域环境植物VOCs释放提供精准估算。
其他文献
云南省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灿烂又丰富的艺术瑰宝之一,是壮族文化艺术中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阿峨新寨农民版画根植于壮区生活,体现出丰厚的民族文化沉淀和极具风味的民族地方特色。研究阿峨新寨农民版画有助于了解马关壮族传统的民族风情;有助于让相关学者、画家了解其绘画风格以及蕴含的传统民族文化。通过梳理和对比农民版画的风格转变,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所在,有助于帮助新寨村民们明确农民
学位
钱锺书是我国著名作家、学者,其著作博大精深,本文专挑其画论进行研究。共分四章。第一章属于背景研究,简述钱锺书与绘画关联之生平事迹:一方面是对其绘画事迹作一个简单梳理,另一方面是对其画坛交游情况稍作考论。通过这一纵一横的勾勒,以见出钱锺书“优游于艺”的生平侧影。第二章和第三章是钱锺书画论研究主体部分。第二章侧重于钱锺书对传统画论的梳理与解读。钱锺书对“谢赫六法”进行了重新断句,并在新断句的基础上重新
学位
报纸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毛竹林的发展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经营管理不到位导致毛竹纯林林地环境条件差,毛竹生长不良以及竹材价格下滑,使得当前毛竹纯林的可持续经营受到挑战。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竹木混交林作为一种优良的经营方式被大力提倡。竹木混交林中毛竹和伴生树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林木成活和生长以及林分稳定
学位
目前大气氮沉降日益严重,氮沉降会增加土壤磷元素的固定,不利于植物吸收利用。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促进土壤养分活化。杉木是我国种植面积较高的人工林树种,其生长受到氮沉降和缺磷的限制。氮沉降、磷添加和AMF三因素对杉木根际生态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一年生盆栽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模拟氮沉降(N0,0 kg N.hm-2.yr-1;N30,30 kg N.hm-2.yr-1;N60,60 kg N
学位
本文通过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分析,举例归纳了当代画家的部分作品,借以对当代工笔人物画中人物形象的写实性表现方式,以及平面化艺术语言这两方面的表现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我自身的绘画创作,回顾和拓展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一些认识,探索如何在自己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合适地运用不同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为创作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人物形象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以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与现实精神、将思想与情感以丰富
学位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无性系克隆植物,新竹由根鞭上的笋芽发育而成,具有爆发式生长、成材快,固碳能力强的特点,在实现乡村振兴和碳中和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爆发式生长期间,笋芽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由根鞭相连的母竹和根鞭供应,然而在此期间会出现大量无法预判的退笋现象(即笋停止生长和死亡),导致笋无法长成新竹,极大制约了毛竹林的生产力。关于退笋发生的内在机制目前仍无确切的结论,
学位
苗族刺绣以独特的历史性和艺术性承载了民族文化的特有魅力,是汇集艺术价值与传承价值的文化瑰宝。在云南苗族地区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苗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了诸多新挑战,传统苗族工艺濒临消失。在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市场里,我们甚至很少看到与苗绣文创相关的产品设计,对于苗绣手工艺传承以及苗绣文化的传播而言都是一大损失,鉴于此课题定位于云南苗绣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为深入探究苗绣文创的设计发展,
学位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隶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先辈们的智慧与造物经验,直到今天,也是各个领域设计师的灵感源泉之一。在设计活动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可以折射出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其设计思想都是可追溯、可借鉴、可传承的。民间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大多集中于技艺与传承之中,本论文探讨的是瑶族非遗技艺枫脂染的整体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瑶族文化与“天人合一”、“阴阳相适”、“形式追随功能”
学位
人类与自然、地球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然孕育了生命,而地球更是人与自然共同的家园。本文围绕我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家园》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对本次创作的思考和探索来展开。《家园》系列作品是基于对三位当代工笔人物画画家作品中“隐喻”的研究和学习,结合了平时对社会的关注进行的创作。描绘主体是女性与动物,旨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绘制成具体可观可感的作品的一种创作实践。本文从三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