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身份的颠覆和重塑——离婚调解中强势女性身份的话语构建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NG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曾说,“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以往关于性别和话语风格的研究也表明,男性的话语风格呈现竞争性,其话语为强势语言;而女性的话语风格则倾向于合作,其话语为弱势语言。但是随着社会构建主义的发展,人们对性别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性别刻板印象不是静止的,也不是永久的,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男性气质女性气质都不是生理事先预设好的,性别的差异和特点是由社会构建的,性别身份也被理解为是通过社会性活动体现和构建的。因此,在身份的社会构建基础上,本研究从身份构建的四个话语层面入手,以离婚调解话语为语料,在话语层面上,探讨女性性别身份刻板印象的颠覆和重塑,从而实现强势女性身份的话语构建。  以往的性别和语言的研究不一定适用于当代所有的社会语境,本文基于身份的话语构建论,以离婚中作为当事人的强势女性话语风格为研究对象,从身份构建的四个维度,首先探讨了词汇层,包括咒骂词、绝对性词语、以及闪避词的使用;其次,详细阐述了句法层,包括附加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的使用;再次对语篇层进行了分析,包括打断、话题的控制、以及话轮的控制;最后探讨了语用层不礼貌策略的实施。随后,本文对女性刻板印象之所以被颠覆和重塑,就女性主义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女性地位的提高包括法律、政治、教育和经济地位等诸因素进行了剖析。  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传统的社会性别原型也随之被颠覆和重建,女性强势话语风格正是部分现代女性新的社会性别原型的展现。本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探讨现代社会强势女性当事人在离婚调解中如何通过调动各种话语策略,颠覆传统女性性别身份的刻板印象,并构建其强势的性别身份,从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的定论。本研究为以后研究新女性的话语风格提供了一些启示,也对弱势女性争取男女平等话语权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林语堂作为语言学家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所掩盖,1933年,林语堂出版了以对比为主要方法的《开明英文文法》,这是其语法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最早最认真进
冲突性话语的现象在我们日常交际中时有发生,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语言现象,由于它有不和谐的一面,因此常常被语言学家所忽略。它会破坏我们的交际,从而阻碍了我们的成功交际。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递方式也在多样化。人们摆脱了传统上只以单一的文本或语言模态进行交流的局面,而是运用图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协调去表达意义。例如,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文化的输入和输出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这引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焦虑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大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