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料斗机除杂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马铃薯是中国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增加经济收入、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马铃薯收获后的清选、除杂是马铃薯产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产业减损、保值、增值的基础,除杂过程主要存在劳动强度大,耗工多、除杂难、易损伤等问题,目前中国马铃薯储藏机械化水平较低,清选除杂技术及装备基本靠进口或研学国外机具,在理论研究及除杂、防损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本课题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研究了马铃薯料斗除杂技术及装置,从马铃薯物料特性和力学特性入手,深入探究了马铃薯与除杂辊间的力学及运动学特性,解析了马铃薯去土除杂和防损伤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北方一作区马铃薯表面黏土的去除方法,设计了一种可调式螺旋辊除杂装置,通过对除杂时间、次数以及薯块等级规格划分的分析,确定主要参数的范围,并完成了相关的试验以及参数优化,解决了马铃薯去土除杂、减少损伤和损失的关键问题,为中国马铃薯储藏、除杂上市提供了一种新技术,为马铃薯去土除杂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参考。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1)马铃薯物料特性测定
  选取北方一作区收获三天的尤金885薯块为研究对象,测定薯块的基本物理参数和力学参数,薯块的长轴尺寸集中分布在80~100mm,宽度集中分布在52~69mm,高度集中分布在51~63mm,占比达到80%~85%,薯块的三轴平均尺寸为:长度84.3mm、宽度61.6mm、高度55.2mm;薯块的密度为1.2g/cm3;薯块与聚氨酯板的摩擦系数为0.69;薯块的弹性模量为3.61MPa,泊松比为0.43,为装置的设计以及仿真分析提供参数支持。
  (2)可调式螺旋辊除杂装置的设计
  采用摩擦除杂、液压驱动、平行四杆支撑等方式,设计了一种可调式螺旋辊除杂装置,阐述了除杂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薯块三轴尺寸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对称式螺旋除杂辊,其长度为1.6m,直径为100mm,螺旋扇叶高15mm,螺距30mm。通过分析不同个数除杂辊对除杂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除杂辊数为6个,并设计为对置交错排列安装。支撑架设计为平行双四杆连接机构,其节点间距为90mm,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在机架上,下端安装在水平滑轨上,由液压缸推动,可实现除杂辊间距以及装置倾角的无级调节。
  (3)除杂特性机理分析
  运用力学、运动学理论,对马铃薯在除杂装置上的翻滚运动、薯土分离运动、摩擦受力分析,确定影响除杂效果的主要因素为除杂辊间距、装置倾角、除杂辊转速。通过对薯块翻越运动的难易程度、除杂作业时间、装置极限位置以及单位时间内除杂作业次数的分析,结合薯块等级规格的划分,确定主要参数范围为除杂辊间距105~155mm,装置倾角8°~16°,除杂辊转速60~120r/min,综合以上分析结果,为后续仿真模拟以及试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4)薯土分离效率仿真模拟
  按照测定的马铃薯物理参数,建立马铃薯、土壤和除杂装置的离散元仿真模型,运用EDEM仿真软件对设计的除杂装置进行除杂作业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除杂装置能够达到除杂作业要求,理论除杂率达到93%以上,能够满足马铃薯仓储作业的需求,验证了所设计的除杂装置具有良好的除杂性能。
  (5)除杂装置台架性能试验与参数优化
  根据理论分析确定的影响除杂效果的主要因素,划分因素水平范围,以除杂率和伤薯率为试验评价指标,依据相关行业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以20t/h的上料速度,两输送带的运输速度恒定为0.6m/s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探究各因素对除杂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除杂辊间距为125mm、装置倾角为10°、除杂辊转速为112r/min时,作业效果最佳,伤薯率为0.65%,除杂率为96.03%,能够有效提高除杂质量,更好的满足马铃薯仓储作业的要求。
其他文献
发展更为高效和安全的先进反应堆(如:GEN-Ⅳ、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反应堆、核聚变反应堆等)已成为目前核能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例如,在先进裂变反应堆领域,发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尝试提高铀资源利用率(60%-70%),并重复使用现有的乏燃料以确保减少核废料和提高经济竞争力;在聚变领域内,正在探索惯性约束、磁约束约束方式及多种聚变包层,以提高聚变堆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安全始终是核能事业发展
为建设未来聚变堆所需的更高功率微波系统,本文从4.6GHz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一种可吸收500kW连续波的水负载。  针对4.6GHz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高功率、长脉冲运行工况,选用了导热快、热膨胀系数低、抗折强度高且微波损耗小的氮化铝陶瓷作为水负载的隔离介质;然后根据阻抗匹配理论设计并优化了水负载微波结构;再拟合出水负载的功率沉积密度分布,对水负载进行了流热耦合和热应力分析。计算
学位
液态铅锂包层具有结构简单、载热能力强、氚增殖比高等优点,是聚变堆包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由于包层处于高能中子辐照、高热负载、高压力梯度等严苛的环境中,包层内存在高压氦气流道破裂引发的内破口事故(In-box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In-box LOCA)可能性。当事故发生时,高压氦气会迅速注入铅锂流道,形成复杂的两相流动和冲击波效应,可能会导致峰值压力超过设计限值,进
学位
聚变包层是聚变堆的重要部件,具有氚增殖、能量转换、屏蔽等功能,是聚变堆中子学设计分析需考虑的关键部件之一。液态铅锂包层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聚变包层候选方案,具有氚增殖率高、可在线提氚和热效率高等优势,是目前国际聚变包层研究的重要方向。双功能液态铅锂(Dual Functional Lithium-Lead,缩写DFLL)包层是由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凤麟团队(简称凤麟团队)提出的高性能氚增
学位
托卡马克装置被认为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重要途径之一。超导磁体线圈及其电源系统是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磁场耦合性强、电路复杂,可能产生的电弧现象对装置的安全运行与可靠保护至关重要。电弧机理复杂、不易建模、难以与外部复杂电路集成,故而电弧以及外部电路的响应难以完整的模拟与分析。本文以托卡马克超导磁体及电源系统为背景,对电弧模型及其工程应用展开了详细的研究。  首先,本文介绍了电弧的基础理论并
聚变堆被认为是能够解决人类清洁能源供应的重要途径之一。氚是聚变堆的主要燃料之一,但它能快速渗透通过大多数金属材料,引起结构材料氢脆/氦脆问题。另外,氚渗透泄露会造成氚燃料无法自持和对周围环境放射性污染及人员的潜在危害。目前国际上针对氚渗透泄露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在结构材料表面制备以氧化铝为代表的阻氚涂层。虽然氧化铝对氢同位素有较强的阻滞能力,但是陶瓷材料的硬脆性使其在聚变堆严苛服役环境下(如高温、
学位
为了实现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天线是主要辅助加热系统之一。随着聚变工程的技术发展与经验积累,聚变实验装置的功率不断攀升,装置内的热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基于目前的EAST以及其他同类型装置的实验研究,高热负荷以及射频鞘效应损伤法拉第屏蔽现象与ICRH加热功率相关并且严重影响了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的耦合
学位
Re-TDD(2,2,9,9-四甲基-4,7-二氮-1,10-二硫癸烷)的碘化油溶液通过肝动脉注射后在肝肿瘤中有较好的摄取,但该配合物在肝肿瘤中的滞留特性相对较差.Re-HDD(2,2,9,9-四甲基-4,7-二氮-4-正十六烷基-1,10-二硫癸烷)的碘化油溶液在肝肿瘤中的摄取和滞留特性较好,但该配合物在肺组织中具有明显的摄取,对正常的肺组织将造成一定的辐射损伤.该论文以TDD为基本分子骨架,设
学位
I是一个产额值较高,半衰期较短的裂变产物核素,其衰变数据如γ分支比、半衰期等都已经测量过,但是其测量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且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重新测定它的衰变数据是非常有意义的.要想测定其衰变数据需要制备出放化纯的I.为此,我们开展了I放化分离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合理的I分离流程.并对I的半衰期进行了测量.
学位
<'
采用程序升温分析技术(TPAT:temperature programmed analytical technology)研究了表面具有UO的铀样品(以U(UO)表示)与O和CO(氩气为惰性介质)的动力学行为,同时应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Full Potential Linearized Augmented Plane Wave method)对氧在铀(001)面上的吸附特性进行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