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纵卷叶螟是喜温喜湿性的水稻迁飞性害虫,是中国水稻生产上的重大害虫,稻纵卷叶螟南北往返的迁入和爆发与我国的水稻种植制度、地理条件以及大气背景都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尤其是其远距离迁飞和再迁飞更是离不开有利的气象条件。对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的预测一直是世界水稻病虫害预测预报研究中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并为防控提供决策支持,针对短期预测,本文利用1994-2014年中国南方四大稻区(包括华南稻区、西南稻区、江岭稻区和江淮稻区)代表性病虫测报站的稻纵卷叶螟逐候田间赶蛾量资料,筛选出影响各站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和发生程度的关键地面气象因子,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对各站建立了稻纵卷叶螟迁入期候发生量和候发生程度的短期预测模型,并比较了这两种模型的准确率、误差大小和稳定性。针对中长期预测,本文选取与稻纵卷叶螟逐月发生量达到极显著相关的大气环流特征量,应用奇异交叉谱方法分析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和极显著相关环流因子之间的耦合振荡周期,并结合自回归模型建立了稻纵卷叶螟的中长期预报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量和发生程度与前一候和前两候的田间蛾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前一候的近地面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前一候的地面气压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2)稻纵卷叶螟的逐月发生量与大气环流特征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全州站稻纵卷叶螟发生量与北非副高北界(20W-60E)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977;秀山站稻纵卷叶螟发生量与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JQ)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753;湘阴站稻纵卷叶螟发生量与北非副高北界(20W-60E)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720;张家港站稻纵卷叶螟发生量与北美副高脊线(110W-60W)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6389。(3)针对全国四大稻区代表站,选取与稻纵卷叶螟候发生量和候发生程度均显著相关的地面气象因子,分别建立卡尔曼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卡尔曼模型的预测误差、稳定性和预测准确率均高于逐步回归模型,卡尔曼模型的发生量预测综合准确度评分为82.58,发生程度预测综合准确率为93.90%,可考虑应用于稻纵卷叶螟的短期预报业务。(4)根据已有研究表明的影响稻纵卷叶螟迁入和发生的大气环流因子,选取与稻纵卷叶螟逐月发生量极显著相关的大气环流特征量,应用奇异交叉谱方法分析稻纵卷叶螟和相关大气环流因子的显著耦合周期,结合自回归方法建立稻纵卷叶螟中长期预报模型。预报模型对四站的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均能作出较好的递推预报,且趋势预报基本准确。这充分说明了预报模型的可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