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催化活化小分子循环反应的理论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980_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催化小分子的反应在实验和理论被广泛研究,其目的是通过研究这些反应获得具体键催化活化的机理。其中,大部分研究侧重于碳氢化合物(CH4,C2H4,CH3OH等)中C-H键活化和一些大气污染物(N2O,CO2,CO,NO2等)的消除。研究发现,金属离子或原子参与的反应不遵守“自旋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两个或多个势能面,反应始终保持在能量较低的势能面上进行,此类反应通常被称为“两态反应”。本课题根据两态反应(TSR)原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theory, DFT)、耦合簇(CCSD(T))等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基组,应用Gaussian、Gamess等程序,研究了Pt+催化活化CH4和H2O,FeO1–3通过O2氧化CO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概述、及两态反应理论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现状。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势能面的概述和势能面相交与不相交规则、过渡态理论、非绝热过渡态理论和能量跨度模型等。前两章主要内容为本文工作的理论背景和理论依据。第三章,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和非迭代三激发电子相关耦合簇CCSD(T)方法,以第六周期的后过渡金属离子Pt+催化CH4与H2O的循环反应为研究体系,首先,通过计算建立了反应势能面,发现该反应为单态反应,解释了反应为单态反应的原因。随后,详细讨论了反应过程中电荷的转移,同时采用了自然键轨道(NBO)和分子轨道理论对初始反应复合物以及过渡态的形成、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反应路径做了简单的描述,使反应的微观机理一目了然。最后采用了Kozuch的能量跨度模型寻找到了决定催化剂转换频率的决速态同时得到了催化剂的转换频率(TOF)。第四章,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PW91方法研究了前过渡金属小的氧化物团簇FeO1–3催化CO与O2的反应,为了确定反应是否是多态反应我们分别讨论单重态,三重态,五重态,势能面的反应机理,结果发现反应为典型的两态反应。运用Yoshizawa等人的单点垂直激发方法搜索到不同自旋态势能面之间的交叉缝,并确定了势能面交叉点(crossing point, CP)的结构和相对能量。通过计算自旋-轨道耦合(spin-obital coupling)常数,根据计算所获得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综合分析可能的反应路径,最终确定整个反应的最佳反应通道。为了评价催化剂的转换频率我们对能量跨度模型做了适当的扩展使其能使用于处理非绝热反应。并采用了能使用于不同自旋态的能量跨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催化循环的一些动力学信息以评价催化剂的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查对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查对落实率,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5年及5年以下的护士288名,按照《医院"低
具有丰富细节的新闻报道,能为新闻报道增色,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读者的阅读欲望。因此,无论是事件还是人物报道,都离不开细节的描写。党报在宣传报道时,更应该注重细节,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店面租金的不断上涨,传统实体零售业遭到巨大冲击。本文就我国传统零售业存在的问题,从新零售视角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促进传统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对服
在电力现货市场下,为实现售电商长期收益最大化,提出采用强化学习的需求响应动态优化方案。首先建立售电商和用户的需求响应模型,通过建立用户舒适成本函数的前后联系,构建出
1990年,Gold等三个小组分别报道了适配体(aptamer),他们指出适配体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者RNA序列,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易于修饰和功能化等优点。作为传统抗体的替代物
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的石墨负极材料存在很多缺点,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高可逆比容量的优点,尝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来替代石墨材料。单纯的TiO2的理论容量较低,但是循环稳定
提出了元规则指导下逐步求精的多层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该算法采用了自顶向下、逐步求精以及元规则等技术。文章最后以挖掘农产品市场的芝麻价格与铁路、国道和河流间的空间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迅速崛起,发展十分迅速,对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房地产业的崛起,房产交易发展迅速。房产交易是一
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之也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这迫切要求我们设计合成新型环保的催化剂,为实现化学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本文介绍两类多相催化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