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的寻找自己的运营方向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等目的。场馆服务业也同样在积极的探索。将“互联网+”模式引入体育场地(馆)运营,旨在利用互联网的信息通信技术在获得信息渠道、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和场地(馆)运营效率等方面进行提升。体育信息服务类APP作为体育场地(馆)“互联网+”运营模式之一,“去运动”APP在已存在的湖北省体育服务类APP中拥有较全面的体育项目和较好的口碑。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湖北体育场地(馆)的“去运动”APP应用状况为研究对象,对湖北省体育场地(馆)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经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 1.湖北省各类体育场地(馆)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互联网+”运营模式,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湖北省体育场地(馆)没有使用上。在湖北省中,“去运动”APP作为“互联网+”运营模式之一,武汉市应用“去运动”APP的体育场地(馆)数量最多(387家),应用“去运动”APP的体育场地(馆)最少三个城市分别是:潜江(0家),神龙架(2家),仙桃(6家)。 2.“去运动”APP是湖北省体育局支持的惠民工程,用户使用“去运动”APP最主要的功能是预定场馆服务功能和查询体育场地(馆)信息功能,其主要功能被很好的应用。 3.体育场地(馆)通过“去运动”APP提供的体育项目服务较好的满足大部分用户对体育项目选择要求,其中应用“去运动”APP的体育场地(馆)提供体育项目最多是羽毛球,其次是健身(健身俱乐部类),再次是台球。应用“去运动”APP的体育场地(馆)提供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体育项目的数量偏少。 4.体育场地(馆)通过“去运动”APP发布主要是免费场馆的活动,发布的活动存在数量和频率上的不足。使用“去运动”APP进行体育服务的用户拥有较规律的体育锻炼习惯,用户主要以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为主,年龄在31到35岁占多数,而青少年与老年人较少。用户使用“去运动”APP预定体育场馆服务可以供多人使用。 5.“去运动”APP用户普遍反馈使用“去运动”APP可以更加便利进行体育锻炼,且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也有增加。 6.体育场地(馆)通过“去运动”APP发布的活动存在频率不足以及数量不足,缺乏对用户针对性的活动。体育场地(馆)与“去运动”APP管理者缺乏相关推广策略导致用户流失情况。用户使用“去运动”APP的支付功能以及用户反馈功能有体验不佳的状况出现。“去运动”APP的信息推送功能需要网络连接,需要其他途径来辅助。 最后,通过归纳分析“去运动”APP存在用户使用“去运动”APP过程中的问题以及体育场地(馆)运营推广方面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和优化的对策: 1.增加体育信息服务平台举办活动的信息通知途径。 2.体育场地(馆)运营者可以根据消费者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决策。 3.3.改变体育场地(馆)工作人员的传统思想观念,学习“互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