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余训练的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名城,在发展中涌现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其子女到市内各级学校就读。中小学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启蒙训练基地,通过有计划、有目的课余训练,培养及输送高水平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点。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与体育,特别是参与课余训练的问题愈显突出。基于此,本研究以武汉市不同城区代表学校的378名在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在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理论框架下尝试构建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余训练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期促进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余训练的发展。  本研究结果表明:  1.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课余训练的经历有所不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本校训练队前存在训练经历缺失的情况。他们的文化成绩处在中等及偏下水平,但在学习与训练的时间安排方面较为合理。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表示接下来不会继续从事课余训练。  2.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余训练的动力因素至少包括以下九个方面:体育的社会地位、家庭支持、训练功能需求观、大众传媒、自身运动基础、家长体育习惯、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校领导、设施及时间保障。且各个因素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  3.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余训练的动力机制存在于上述动力因素中,即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个体、家庭、学校为主的动力主体,以及以利益、文化和信息传导为主的动力传导媒介。  4.在动力主体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身占据最关键的地位,注重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身训练兴趣和意志力,树立正确的训练功能观;家庭是引导子女最好的方式,要发挥家长的支持和示范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家长尤其是母亲的体育习惯;学校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余训练当中起着整合作用,培养体育教师组织能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在动力传导媒介方面,利益传导应建立合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内在训练需要的利益导向,要调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及学校的积极性;通过体育文化传播,提高体育社会地位;创新信息传导形式,重视大众传媒信息的传播。
其他文献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在飞速增长,社会及高等教育本身不断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寻找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各界学者都在积极努力地研究着。青年教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社区建成环境已不能满足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的需求。改善建成环境与促进休闲性体力活动,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为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环境规划增添新的
期刊
身体动作难度是艺术体操的核心内容,是体现项目独特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身体动作难度是艺术体操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脉络,其发展速度与势头是突飞猛进,直接引导艺术体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