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技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病理性瘢痕(pathologic scar,PS),但关于其治疗PS的证据有限,相关研究多为回顾性分析,结论不一,且缺乏总结性分析。因此,本研究意在评价不同激光治疗P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期待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决策并指导未来PS领域的研究。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中检索激光治疗PS的随机对照实验(RCT)和临床对照实验(CCT),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1年7月。依据预设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摘录数据和文献质量评定。利用stata14.0对相应疗效评价指标合并估计其效应值:计算优势比(OR)、标准均值差(SMD)及95%置信区间(95%CI)。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主要观察指标:报告治疗后的改善率(治疗后好转的患者数或瘢痕数),温哥华疤痕评分(VSS)和患者与观察者疤痕评估量表(POSAS),次要观察指标:瘢痕高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弹性、色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我们共纳入56个临床试验,包括48篇RCT和8篇CCT,涉及2605例PS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安慰剂或无干预措施),激光单独治疗PS的总有效率为86%[0.86,95%CI(0.75,0.94)]。亚组分析中,对增生性瘢痕[0.85,95%CI(0.73,0.95)]总有效率优于瘢痕疙瘩[0.61,95%CI(0.13,0.99)];10600-nm点阵CO2激光[OR=8.37,95%CI(2.45,28.56)]和585/595 nm脉冲染料激光(PDL)[OR=4.94,95%CI(2.49,9.82)]治疗效果最好。CO2激光治疗后能明显改善VSS评分[SMD=-0.59,95%CI(-0.93,-0.24)]、瘢痕高度[SMD=-1.77,95%CI(-2.29,-1.24)]和弹性[SMD=-0.59,95%CI(-0.92,-0.26)],但对POSAS评分、血管分布的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而PDL激光治疗在改善瘢痕高度[SMD=-1.55,95%CI(-2.76,-0.35)]、血管分布[SMD=-0.40,95%CI(-0.77,-0.03)]和弹性[SMD=-0.59,95%CI(-0.92,-0.26)]更有意义,但对瘢痕柔软度的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药物治疗),激光联合药物治疗PS总体疗效更佳[OR=2.91,95%CI(2.20,3.85)],且以Er:YAG激光联合治疗改善效果最好[OR=7.78,95%CI(2.68,22.56)];在降低PS的VSS评分上,联合组优于对照组[SMD=-1.43,95%CI(-2.07,-0.78)],且以Nd:YAG联合皮质类固醇注射(ISI)效果最好[SMD=-3.55,95%CI(-4.28,-2.83)]。相比于单独药物注射治疗,激光联合治疗能更有效改善PS高度[SMD=-1.99,95%CI(-2.44,-1.54)]、血管分布[SMD=-1.19,95%CI(-1.59,-0.80)]及柔软度[SMD=-2.78,95%CI(-4.70,-0.86)],但在色泽方面,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18.3%;6.89%)均低于对照组(23.1%;18.49%),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1.激光单独治疗PS疗效和安全性高,对增生性瘢痕总有效率优于瘢痕疙瘩。10600-nm点阵CO2激光能明显改善VSS评分、瘢痕高度和弹性,PDL激光治疗在改善瘢痕高度、血管分布和弹性更具优势。2.激光联合药物治疗PS总体疗效佳,且以Er:YAG激光联合治疗改善效果最好,联合治疗组还能更有效地降低PS的VSS评分、改善PS高度、血管分布及柔软度;且在降低VSS评分方面,以Nd:YAG联合ISI效果最好。3、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兔脑VX2肿瘤模型并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经颈动脉灌注血管靶向药物(VDA)后的兔脑VX2肿瘤模型瘤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成功构建荷瘤兔后将其腿部肿瘤制成大小约1mm~3的肿瘤组织种植于兔右侧大脑,观察脑部肿瘤的生长情况并计算成瘤率、死亡率等指标。待脑部肿瘤达到标准后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只。A组经股动脉插管于DSA下超选择至兔右侧颈动脉灌注0.1%VDA(5mg/
学位
目的: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连续体通常伴有整体认知减退和定向功能改变,海马是AD连续体首要改变的脑区之一,但目前其神经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高分辨率矢状位脑容积成像(brain volume imaging,BRAVO)序列探索A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和术后临床病理TNM分期的关系及两者联合评分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确诊为胃癌且无远处转移并行胃切除D2根治术的484例M0期患者作为回顾组,分析实验室结果和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Spearman、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NI
学位
目的:明确TK1 m RNA在成人原发较低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评价血清TK1的表达对评估IDH1突变型较低级别胶质瘤的预后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TCGA LGG和CGGA LGG数据库的临床数据及经过标准化的TK1 m RNA数据,应用t检验比较TK1 m RNA在不同级别及IDH突变下的差异,根据TK1 m RNA高低表达和IDH突变状态分型,应用Kaplan-Meie
学位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阻滞用于经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10月在本院产科90例行分娩镇痛经产妇的临床资料。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组(20 ml0.75%盐酸罗哌卡因+1 ml 50μg枸橼酸舒芬太尼加入生理盐水配制到150 ml,取100 ml配入PCE
学位
目的:胶质瘤的进展与表观遗传背景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利用N6-甲基腺苷(m6A)调节因子的多类型组学数据对患者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胶质瘤亚型,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探讨m6A调节因子在胶质瘤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胶质瘤和正常对照组织的多组学数据,并收集相应患者的临床和预后资料。采用R软件包i Cluster Plus对患者多类型组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单因
学位
目的:探究儿童群体的多种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及肾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10例次SLE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LEDAI-2000评分标准,可将疾病活动分为轻度活动(SLEDAI≤6,n=23例次)、中度活动(7~12,n=52例次)和重度活动>12,n=35例次);根据24h尿蛋白定
学位
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种类多、成分复杂,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难点。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规范化管理,为创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了其管理的必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验室危险废弃处理原则和规范化管理措施,以实现危险废弃物的安全环保、规范高效处置。
期刊
目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HIV感染后损害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变化,影响了抗病毒的能力。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机体抗肿瘤和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