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提供发展支撑力量的摇篮。小学绿色校园是中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环境保护、社会影响、经济节约等多个层面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可见的未来,随着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中国小学的规模、校舍面积等还会出现进一步的增加。与此同时,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推进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教育百年来的既定体系,小学绿色校园的设计应以其为导向,对现有的空间形式进行重塑。而国务院、教育部等国家机构在近几年对生态文明教育、绿色学校、绿色校园的大力倡导,以及新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出台,也揭示出中国小学绿色校园的设计研究所面临的紧迫需求。
本文以城市公立普通小学为研究对象,引入绿色建筑理论、生态设计理论、环境教育理论、环境行为理论等相关的内、外学科理论,挖掘小学绿色校园在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的深刻内涵,分析小学绿色校园的设计影响因素、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及其区别于一般校园设计的具体设计策略。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提出小学绿色校园的研究应该超越节能环保、物理环境质量等硬性生态指标的狭隘范围,对儿童行为心理、新型教育理念、环境教育等社会化元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深化绿色校园的内涵,形成完善的小学绿色校园设计体系。
第二章对绿色理念、绿色建筑、绿色校园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绿色校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
第三章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重庆、上海两座城市的10所小学校园进行调研分析,得出中国小学校园建设普遍存在的用地紧张、气候因素应对不足、室内外环境质量不佳等6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在校师生对校园空间的需求和意愿,以此作为小学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建构的基础。
第四章完成了对小学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建构,总结小学绿色校园的内涵,提出小学绿色校园的主要设计影响因素,明确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
第五章结合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的各项要求,提出资源利用节约高效、空间形式灵活适用、室内外环境健康舒适、校园空间适度开放、绿色教育形式多元的设计策略,结合国内外优秀校园设计案例,对土地集约化利用、适应风环境的设计、灵活的教室空间设计等若干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六章对本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中国小学绿色校园设计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进行展望。
本文以城市公立普通小学为研究对象,引入绿色建筑理论、生态设计理论、环境教育理论、环境行为理论等相关的内、外学科理论,挖掘小学绿色校园在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的深刻内涵,分析小学绿色校园的设计影响因素、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及其区别于一般校园设计的具体设计策略。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提出小学绿色校园的研究应该超越节能环保、物理环境质量等硬性生态指标的狭隘范围,对儿童行为心理、新型教育理念、环境教育等社会化元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深化绿色校园的内涵,形成完善的小学绿色校园设计体系。
第二章对绿色理念、绿色建筑、绿色校园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绿色校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
第三章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重庆、上海两座城市的10所小学校园进行调研分析,得出中国小学校园建设普遍存在的用地紧张、气候因素应对不足、室内外环境质量不佳等6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在校师生对校园空间的需求和意愿,以此作为小学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建构的基础。
第四章完成了对小学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建构,总结小学绿色校园的内涵,提出小学绿色校园的主要设计影响因素,明确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
第五章结合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的各项要求,提出资源利用节约高效、空间形式灵活适用、室内外环境健康舒适、校园空间适度开放、绿色教育形式多元的设计策略,结合国内外优秀校园设计案例,对土地集约化利用、适应风环境的设计、灵活的教室空间设计等若干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六章对本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中国小学绿色校园设计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