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位差的频偏估计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频偏估计问题,本文从理论和仿真实验的角度对TD-SCDMA系统基于Midamble码的频偏估计算法、OFDM系统基于PN序列和基于循环前缀的频偏估计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频偏产生的原因、频偏对接收信号的影响以及频偏估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研究了TD-SCDMA系统的无线帧格式和OFDM系统的符号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相位差的频偏估计算法的原理及主要性能评价指标;同时,研究了克拉美劳界(CRB)及导频放置位置与克拉美劳界的关系。最后对上述算法的估计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本文提出的相应算法进行了估计性能的分析与比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频偏的产生,频偏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及频偏估计技术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相位差的频偏估计原理、评价估计性能的主要指标、克拉美劳界以及导频位置与克拉美劳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针对TD-SCDMA系统,研究了基于Midamble码的频偏估计算法,提出一种基于Midamble码的数据域分块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基于数据域的数据也包含用户的频偏信息以及数据域中相邻数据的频偏信息相同或相近这些特性,把数据域进行均等分块从而形成用于进行迭代频偏估计的若干个子块,通过将Midamble码与数据域分块联合起来进行频偏估计,实现逐块补偿、逐块减小估计误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Midamble码的自相关函数算法和基于Midamble码的部分相关信号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使无偏估计的范围分别增大85%和141%;同时,本文提出的算法也至少可以使系统的误码率下降一个数量级。3、针对OFDM系统,研究了基于PN序列的频偏估计算法,提出一种基于PN序列重构的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将频偏估计过程分为粗估计和精估计两个阶段,基于粗估计阶段进行相关的PN序列的周期越小则频偏估计范围越大,精估计阶段此周期越大则频偏估计精度越高,对PN序列进行重构,在粗估计阶段对重构的PN序列中周期较小的进行相关运算来扩大估计范围,在精估计阶段对其中周期较大的进行相关运算并通过用多个估计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估计值来提高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Schmidl算法和改进的Schmidl算法相比,本文算法使无偏估计的范围分别增大了284%和95%,且本文算法的估计值均方误差可以被降低一个数量级左右,更接近理论值。4、针对OFDM系统,研究了基于循环前缀的频偏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循环前缀的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循环前缀是一个OFDM符号中尾部复制而来的这一特性,对循环前缀与尾部被复制部分中对应的每个符号依次进行相关运算,然后通过相关结果的相位求得若干个频偏估计值,最后将这若干个频偏估计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频偏估计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改善了频偏估计值的均方误差性能和误码率性能。
其他文献
下一代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IMT-Advanced)将采用无线中继技术来扩展覆盖范围,提高传输速率和系统的频谱效率。网络编码理论要求传输链路上的中间节点不仅仅转发接收到的信
现有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很难继续维持在仅仅作为电量计量的服务水平上,理应利用自身优势特点成为一种为用电用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通信系统。为了解决现有电力自动抄表系统中存在的抄通率低、升级维护复杂、线路专用、应答方式被动、适应性差等问题,为了共享光纤抄表线路给用电用户提供高带宽服务,为了通过用电用户采集终端实现多网的融合,新型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研究和实现迫在眉睫。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远程自动抄表融网系统,
调制方式是通信信号的一个重要特征属性,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在信号监视、电子对抗、干扰识别和频谱管理等军用和民用系统中是一核心技术。现有的调制识别方法主要集中在高斯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生活、工作都越来越多的与社会网络密不可分,社会网络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具之一。它不仅包含丰富的个人信息,同时还蕴藏着
摘要:数字签名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群签名是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并具有额外的安全属性。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对群签名提出了许多特殊的要求,
摘要:近年来,无线定位技术在应急通信、公共安全、资讯服务、导航追踪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大多数定位解决方案都是基于卫星的室外定位。因为室内环境下接收不到卫星信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医疗信息化的推进,跨医院的医疗信息数据共享逐渐形成,数据规模庞大、来源多样化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及支付安全等问题愈发凸显。本文针对目前医院网
近年来以WLAN和3G为代表的无线网络技术及其应用都在飞速发展。然而WLAN和3G网络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的融合将为用户提供高速率、广覆盖的具有极高性
在公路养护中,路面裂缝是衡量公路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目前国内主要依靠人工来检测高速公路的路况,不仅会受到养护工主观意识的影响,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基于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网络的快速演进,移动视频监控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家居安防等领域。基于移动性的优势,移动视频监控还可以应用在应急指挥、救灾抢险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