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可弯曲的钛酸钡阻变存储器件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存储器件的微型化、便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鉴于动态随机存储器和闪存都面临着工艺技术的限制,新型非易失性阻变随机存储器,因其结构简单、存储密度高、读写速度快、集成度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成为了下一代最具潜力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之一。而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和柔性显示设备的快速兴起,透明柔性阻变存储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10 μm厚度的无机柔性云母衬底生长了[110]晶向,表面起伏达纳米级别的BaTi0.95Co0.05O3阻变层薄膜,成功制备了 SrRuO3(底电极)/BaTi0.95Co0.05O3(阻变层)/Au(顶电极)阻变器件。并针对该阻变器件在平整和弯曲状态下的性能进行研究,主要进展如下:(1)BaTi0.95Co0.05O3薄膜中以氧空位为主的缺陷在电场作用下构建导电细丝,使SrRuO3/BaTi0.95Co0.05O3/Au阻变存储器具备良好的阻变存储特性。该阻变器件的高/低电阻比超过50倍,信息读写次数超过105次,数据保持超过2×104s。同时,在500-800 nm的可见光波段,该阻变器件保持着50%以上的良好透光率。(2)柔性云母衬底上生长的SrRuO3/BaTi0.95Co0.05O3/Au阻变存储器在具备优异弯曲性能的同时仍保持良好的阻变存储特性。在3 mm弯曲半径下机械弯曲104次,阻变器件的前后阻变性能未出现明显改变。其在2.2 mm弯曲半径下具有高/低电阻比例超50倍、信息读写次数超过3.6×105次的良好阻变性能。在弯曲半径达到1.4 mm时BaTi0.95Co0.05O3薄膜的表面形貌不会有任何破坏。同时,该阻变器件具有能够在室温至180℃环境下正常工作、经500℃退火后阻变存储特性恢复如初等优点。总之,本文对云母/SrRuO3/BaTi0.95Co0.05O3/Au阻变器件在平整状态和弯曲状态下的阻变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为新型柔性可弯曲的阻变存储器件研究提供了经验,对其产业化和实际应用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正>变压器运行中发生内部故障时,其油中故障气体的产气速率与故障能量密切相关。能量较低、气体释放缓慢的故障,生成的气体基本上都溶解于油中并处于平衡状态;能量较高的故
本文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对英美文学教育进行分析,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列举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的突出特点,分析英美文学教育的模式,并探讨如何在我国实施英美文学教育
目的:研究c-kit蛋白在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在卵巢浆液性癌中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61例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在湘雅二院妇
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并得到广泛推广,依托于计算机和互联网运行的数字化平台也开始逐步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数字化信息技术开始逐步走进教育教学领域时,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数字化教师也开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相对来说,作为我国未来教师主要后备力量的师范生,更容易接受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有效培养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师范生对于数字化教育教
人质膜型唾液酸酶(human membrane Sialidase /hmSD)是一种位于细胞质膜的特殊糖苷酶(glycosidase),具有严格底物特异性,参与细胞的分化和信号转导,在细胞表面调节上发挥重要
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手机上网在青少年中逐渐地普及,然而手机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虽然国家已采取了相关措施,颁布了最新司法解释配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特殊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结构,有维持染色体稳定和基因组完整的功能,随细胞的分裂不断缩短,直至染色体丢失、融合、重组和降解,发生细胞凋亡,因
研究背景与目的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胃癌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肿瘤的耐药,影响了疗效。肿瘤细胞接触一种化疗药物并产生耐药性,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和作用
高校是产生历史教学理论的主要阵地,而中学是历史教学实践的主要场所,这样就必然会造成理论与实践沟通的脱节,而期刊正好扮演了二者沟通的桥梁。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对历史课程改革、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历史教学期刊传播着历史教育的信息,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新的历史教育理论研究动态,也有新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设想和尝试,能够比较及时地反映当下比较流行或比较新颖的中学历史教学思
前言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几年来,人们发现细胞免疫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SIL-2R)的研究也日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