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酶C-γ1tyr783介导下颌功能前伸后髁突骨改建的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髁突的骨改建对下颌的形态和功能有着直接影响,对颌面部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周期性机械应力能够引起体外软骨细胞增殖与迁移,髁突软骨在受到外界机械应力刺激后也会有相应的组织改建发生。机体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将外界机械应力传递给体内的内源性调节因子,即将机械外力信号转化为生物化学信号以完成髁突的骨改建。磷脂酶C-γ1(phospholiaseC-gammal,PLC-γ1)则是众多内源性调节因子中的成员之一,在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又有研究发现,PLC-γ1-Tyr783是PLC-γ1的一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Tyr783受到上游信号分子刺激后发生磷酸化,它的磷酸化能够激活PLCγ1的活性,磷酸化的PLC-γ1tyr783又进一步激活下游信号分子最终促使组织细胞发生增殖与分化。近来细胞学研究证实PLC-γ1tyr783是integrinβ1-Src-Rac1/PLCγ1-ERK1/2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信号通路在大鼠软骨细胞受到周期性机械应力后发生的增殖、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合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大鼠下颌功能前伸后髁突软骨中PLC-γ1tyr783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探讨细胞内PLC-γ1tyr783介导功能矫治前伸下颌后髁突骨改建的机制,为临床上骨骼矫形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4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体重约90克,随机等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根据实验周期(1、3、7、14、21和28天)分为6组(每组5只),共12组。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实验组大鼠佩戴自制下颌前伸斜面导板矫治器,矫治器采用进口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剂粘固于上颌切牙,将橡皮圈从一侧口外弓经鼻上颌复合体与另一侧口外弓相连,以使矫治器获得稳定固位,矫治器24h/d戴用。对照组不戴矫治器,所有动物都以软食饲养,自由饮水,为保证两组动物体重增加量相当,实验组大鼠自由供给饮食,对照组大鼠则定时喂食。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至实验结束,两组大鼠分别于戴用矫治器1,3,7,14,21,28天时各断颈处死5只,取双侧髁突,常规固定,脱钙,脱水,包埋。石蜡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PLC-γ1tyr783在髁突软骨中的表达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空白对照: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结果:实验组大鼠下颌处于适度前伸状态,实验后期摘除矫治器后下颌位置向前向下移动,不能后退,上下切牙达到对刃状态。1髁突软骨组织学形态特点髁突软骨厚度由后向前逐渐变薄,从软骨表面向内部分为五层,各层细胞形态特征不同,层带之间相互延续,软骨下方为骨小梁,与软骨的钙化软骨层相延续。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LC-γ1tyr783阳性着色部位为细胞胞浆,DAB显色为棕黄色,着色水平明显高于背景水平;空白对照:PBS代替一抗组细胞胞浆未见阳性着色颗粒。2.1PLC-γ1tyr783在髁突软骨细胞层中的分布PLC-γ1tyr783主要表达于髁突软骨的增殖层和过渡层,其它三层中未见表达,阳性着色的两层软骨细胞胞浆含棕黄色着色颗粒。2.2PLC-γ1tyr783在自然生长大鼠髁突软骨后部的表达变化对照组PLC-γ1tyr783表达水平随着实验周期的推移出现增龄性变化,其表达逐渐减弱,呈现平缓下降趋势,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Fig.15)。2.3PLC-γ1tyr783在功能矫形下颌前伸大鼠髁突软骨后部的表达变化大鼠下颌前伸后,髁突软骨处PLC-γ1tyr783在第1天时表达量略低于对照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时PLC-γ1tyr783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第7天时PLC-γ1tyr783表达增强幅度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 <0.05),在第14天,PLC-γ1tyr783表达开始明显增强(P <0.01),第21天仍然持续,与第14天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28天其表达量开始出现下降,与第14天相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 <0.05),开始回归到第3天、第7天的表达水平(P>0.05),但与对照组第28天的表达量相比仍有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1PLC-γ1tyr783参与了生长发育期大鼠髁突软骨组织改建过程中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2PLC-γ1tyr783参与了下颌功能前伸大鼠髁突软骨的骨改建过程。3PLC-γ1tyr783介导了大鼠髁突软骨骨改建过程中机械应力-生物化学信号的转导。
其他文献
在水循环过程中降水是一个关键交换过程,大尺度降水估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数值天气预报、气候模式、气候诊断研究等。由于降水的空间分布受地理条件、气象条件等多
<正>分别以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皮杆菌(Dermabacter sp)、噬菌蛭弧菌(Bdellovi brobacteriovorus)和蜂房芽孢杆菌(Bacillus alvei)4株细菌代谢产物不同溶剂(石
会议
针对纯棉针织物碱丝光后手感粗糙问题.介绍了改善方法并进行了优化。指出丝光后的棉针织物可先经酸性纤维素酶处理以去除表面绒毛,提高纹路清晰度和光洁度.改善织物手感:优化的酶
当前我国已将现代学徒制作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工匠精神的形成发展与其有着紧密的关系,培育与传承工匠精神,不仅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需要,也
目的:力学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于骨组织改建的作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应力作用于骨组织细胞的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发现了多条力学信号传导通路
<正>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进展如火如荼,物理作为一门极具实践性、专业性的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互动教学对于中学生物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
达托霉素作为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型抗革兰氏阳性菌环肽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对一些耐药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前,已上市的达托霉素制剂只有注射
应用雨水收集系统结合不同的绿地形式、雨水花园、水景景观,研究了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减小雨水径流减低城市排水压力并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地下土质、地下水位的特点以及收集的雨
本文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培养计划,围绕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实验、实验体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特色等的培养,探讨了如何构造"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