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城区和牧区蒙古族、汉族孕妇一般资料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相关易感基因如脂联素(adiponectin,APN)45位点、钙蛋白酶-10(calpain-10,CAPN-10)19位点、43位点的研究,分析内蒙古地区GDM发病的高危因素,以期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GDM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询证依据,减少GDM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选择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及锡林郭勒盟(牧区)的三代纯蒙古族、三代纯汉族及蒙汉通婚孕妇(二代蒙族,即父母爷爷奶奶均为纯蒙古族,孕妇本人与汉族通婚),于2017年1月—2017年10月孕12~14周首次产检时空腹血糖<7mmol/L的孕妇共189例。入组孕妇据24-28周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的检查结果分为GDM组33例,非GDM组156例;城区124例,牧区65例;三代纯汉族66例,三代纯蒙古族75例,蒙汉通婚组48例。孕妇的一般信息、临床资料通过填写调查表和采集住院病例的方式录入,分析民族、年龄、孕产次、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家族史、饮食因素与不同地区GDM的关系。抽取各孕妇空腹肘静脉血2ml收集血液标本,使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抗凝血标本中APN的45位点、CAPN-10的19位点及43位点的基因组DNA,分别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扩增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AFLP)、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PCR-ARMS)的方法进行PCR扩增,以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法检验每组各位点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代表性,分析APN基因的45位点、CAPN-10基因的19位点、43位点与民族、地区、GDM、血糖水平的关系。 结果: 1.蒙古族GDM发病率为30.67%,汉族GDM的发病率为10.61%。 2.牧区GDM检出率为36.92%,城区GDM检出率为7.26%。 3.糖尿病家族史是城区孕妇GDM的危险因素;孕前BMI≥24kg/m2、喜肉制品≥250g、蔬菜水果≥500g、奶制品≥500g为牧区孕妇GDM的危险因素; 4.APN基因的45位点及CAPN-10基因的19、43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遗传平衡法则,具有群体代表性,不同民族、地区、GDM组无显著差异。 5.3种基因型与民族、地区构成的模型中对空腹血糖浓度均有极显著影响,对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影响均不显著,其中影响最大的均是不同地区;除APN基因的45位点外余下基因位点与血糖浓度之间的关联分析中民族对空腹血糖均有显著影响;对餐后1h血糖影响显著的是CAPN-10基因的19位点。 结论: 1.蒙古族可能是GDM患病易感民族,牧区为GDM发生的高危地区; 2.糖尿病家族史为城区GDM的高危因素,孕期BMI、喜食肉制品、奶制品、蔬菜水果为牧区GDM的的危险因素; 3.APN基因的45位点、CAPN-10基因的19位点、43位点与GDM的发生、民族及地区差异均无相关性。 4.血糖浓度受基因及环境因素多重影响,且不同基因型对不同时间的血糖水平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