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胸手术对肺功能的损害是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尤其在术后早期(术后1周之内),由于手术创伤、疼痛、体内留置引流管、排痰不利等因素,造成呼吸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进而导致肺部并发症。由于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因素较为集中,患者需卧床及疼痛较剧烈等因素影响患者的配合,这使传统的肺通气功能测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很难获得客观标准的数值。因此,目前关于此时期肺功能变化规律的报道较少,而且主要以肺容量法测定肺通气功能为主。 脉冲振荡法肺功能测定是在强迫振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定呼吸阻抗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无需配合、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客观、重复性好、分析全面、方法无创以及可在床旁操作等优点。我们从2003年12月~2004年6月,采用IOS方法连续测定了60例不同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早期振荡肺功能,旨在探讨开胸术后早期振荡肺功能变化规律,寻找影响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因素,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我们随机选取了年龄18岁以上成年,术前无严重心肺合并症,采用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的病人60名。其中,肺叶切除31例,双肺叶切除2例,全肺切除9例,食管贲门手术3例,纵隔肿瘤切除术2例,开胸探查术1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2天、3天、5天、和7天测定IOS各项数值,并按不同术式、年龄、术前肺功能情况、术前不同吸烟量分组,分别观察其演变规律,分析影响因素。各项数据以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和单纯开胸手术术后Zrs、R5、R20、Fres、X5(绝对值)均在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肺叶切除和单纯开胸探查组在术后第2天开始明显回落,而全肺切除组术后第2~5天维持在较高水平,第7天略有下降,但与另外两组比较仍显著增高;肺叶切除与单纯开胸探查各观察值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