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公共活动空间是村民开展公共活动的场所,分为村口空间、休闲娱乐活动空间、集会活动空间、民俗活动空间与公共生活空间五类,其承载休闲、娱乐、健身、集会、集散与交流等功能,有利于村民日常交往与生活、开展集体活动、增强村民凝聚力与幸福感、稳定乡村社会秩序与展现村庄文化,对乡村公共活动空间研究在乡村规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振兴乡村需要实现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为乡村公共活动空间建设提供了背景条件。本文以乡村公共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查阅、理论研究对相关概念、理论层面知识进行了解;其次以湖南中部地区为研究区域,重点调查分析区域内集聚提升类村庄与特色保护类村庄不同类型公共活动空间现状,对比分析与评价不同乡村之间各类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的优缺点;调查发现,空间布局、活动范围、活动设施状况、景观效果、人群需求、建设标准等均为影响乡村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的相关因素。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影响乡村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的相关因子、参考科学指标体系标准,依据客观性、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从村口空间、休闲娱乐活动空间、集会活动空间、民俗活动空间和公共生活空间评估标准入手,构建湘中地区乡村公共活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以湖南省新邵县长塘村为例,通过实地踏勘与问卷调查分析村庄现状,参照评估指标体系对长塘村各类公共活动空间现状进行评估,判断村庄各类公共活动空间建设水平及公共活动空间总体建设水平;根据评估所处水平,对长塘村公共活动空间从整体规划与分区调整两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满足村民公共活动需求及提高村民日常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