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多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全面扩大,而且收入差距还在朝着继续扩大的方向前进。研究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找出其中的合理与不合理性,对探索收入差距的基本规律,有的放矢地调节收入差距、完善收入分配理论及推进经济发展等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回顾并归纳关于收入研究的文献,指出目前收入差距大小、两极分化程度、收入差距成因和对策,概述文章结构。第二章描述分析福建收入差距的总体情况、福建城镇内部差异和农村内部差异。第三章考察经济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通过检验得出福建不符合“倒U”假说,经济发展对收入差距有促进作用。而后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得出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再对模型进行误差修正。第四章通过总体基尼系数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业投资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等因素的增加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总量因素对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二元因素对收入差距缩小作用比较明显。第五章运用灰色理论对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发现工薪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影响最大;种植业收入是农村收入最主要因素。第六章即最后一章,在参阅文献和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针对我国分配领域转移支付没有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和劳动报酬比重过低且不断下降的实际情况,建议扩大就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按照现代农业的方式经营土地,继续转移农村人口,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改变分类所得税制;建立以综合征收为主,分类征收为辅的混合所得税制,以便综合反映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在扣除标准上,考虑纳税人的实际负担以家庭成员的不同构成和实际情况,作为征收依据。社会保障的首要功能是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针对我国劳动报酬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提出不断增加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