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增强2024铝合金表面耐蚀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or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2024铝合金/环氧树脂涂层耐蚀性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在铝合金表面组装硅烷偶联剂(SCA)分子,在铝合金/环氧树脂涂层之间形成与合金表面和环氧树脂均具有良好粘接的化学键,同时又具有强的憎水特性、结构紧密的界面相,可望明显提高铝合金/环氧树脂涂层体系的腐蚀防护性能。 研究了SCA和固化温度对2024铝合金/环氧树脂涂层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粘接试样的拉伸剪切断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铝合金表面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80℃~180"C固化时,粘接剪切强度介于19.4—22.2 MPa之间,明显高于铝合金表面未用硅烷偶联剂处理时的最大粘接强度17.5 MPa,断面呈现被平行裂纹一层层掀开的破坏现象,表明硅烷偶联剂起到了明显的界面改性作用。 研究了SCA处理2024铝合金表面后与环氧树脂的粘接试样在沸水和NaCl水溶液湿热老化环境下的粘接强度和断面形貌特征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经沸水浸泡20h一60h后粘接强度约为15.3MPa,浸泡80h时为13.39MPa,为初始值的66.3%。在盐水浸泡初期,粘接强度略有上升,最大值为21.8MPa,之后粘接强度开始下降,浸泡180h时为18.4MPa,为初始值的91%。沸水和NaCl水溶液浸泡后断面裂纹程度减小。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2024铝合金表面自组装SCA薄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铝材表面自然晾干SCA薄膜的分子之间主要是通过氢键联结。120℃的加热处理促进铝板表面通过Si-O-Si链接而形成SCA网状薄膜结构,并通过在界面上形成Si-O-Al界面相结构而与铝板表面牢固连接。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了涂层的极化腐蚀电流,盐水浸泡试验观察了涂层试样表面的宏观腐蚀情况,交流阻抗分析了涂层的动态腐蚀过程。结果表明:在盐水浸泡溶液中,SCA预处理后的铝合金及环氧树脂涂层试样的极化电流均比未处理的降低约2个数量级左右,其涂层电阻也要比未处理的大得多。
其他文献
钛合金等多晶体金属材料由于织构的存在而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对后续的板料成形及卸载回弹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回弹能引起制件形状和尺寸超差,进而引发飞机等产品装配中的诸多质
餐饮废水与一般生活污水相比,成分复杂而且动植物油脂的浓度相对较高,是高浓度污染源。餐饮废水中的油脂等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要靠高效降解油脂的微生物来去除。因此,分离筛选对
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势必会局限初中英语课堂教与学的发展,难以满足新课改对英语教学的最新要求.为此,在现代化的初中
对低年级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由于他们听说读写能力基础不足,需要为适应其智力发展水平而打开一扇窗,让知识的养料能照射进来,插图就好比是那扇窗.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
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热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在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研究了真
放电等离子烧结作为一种制备材料的新技术,可以对多种新型材料实现快速烧结,并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材料原有的特性。本文即是利用SPS这一特点,分别以MgO、MgO与SiO2、MgO与Al2O3
学校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基于“和而不同”的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以来,老师们如火如荼地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思考着、实践着,步伐蹒跚,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砥砺前行.
期刊
水凝胶是一类具有可以与水分子结合的亲水基团,并将水分子连接至网状内部,遇水膨胀的网状交联聚合物。它质感柔软,在水中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溶胀至平衡状态,并保持原来一定的三维
铅和铅的化合物被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列为17种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最大的化学物质之一,世界主要国家先后通过立法限制或禁止含铅焊料在微电子封装器件中的使用。研究绿色无铅焊料以
胶体是自然环境中污染物的潜在携带者,掌握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可以为防控胶体及其携带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并推进纳米材料修复污染土壤的相关研究。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