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正是在湿式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技术的基础上,对低温常压非均相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应用研究。相比于其它催化氧化技术,本试验将催化剂活性组分固载到多孔催化剂载体上,制备成非均相催化氧化剂,利用自制高效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加入的氧化剂产生具有高氧化性的自由基,同时在低温常压、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氧化活性的自由基开始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最终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实验,发现载铜型催化剂对CODcr 和NH3-N 的去除率均好于载钴型催化剂,铜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能够更好、更多地催化氧化剂产生具有高氧化活性的氧化自由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在低温常压条件下,Cu/C 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最适反应条件,因素组合为:温度=80℃、pH 值=4、H2O2 用量=100ml/L、催化剂用量=120g/L,此时CODcr去除率较高,达92.24%,反应温度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氧化剂H2O2用量以及催化剂用量、pH 值,按照由正交试验确定的反应条件进行Cu/C 动态试验,发现催化剂在连续使用后,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较快,易失活;确定了制备Cu-Al2O3 催化剂时浸渍液浓度为8%制得的催化剂综合评价最好;同时确定了在低温常压条件下,Cu-Al2O3 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温度为75℃,pH 值为3,催化剂使用量为0.1kg/L,氧化剂使用量为80ml/L,反应时间为0.5h;对比催化剂与载体的衍射图可知,有些γ-Al2O3的特征峰消失,很可能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各形态铜的融入使有些孔道发生了晶体构型的改变,对比单纯γ-Al2O3、新鲜催化剂和使用后的催化剂的衍射图可知,铜在催化剂中主要以Cu2O 和CuO 形态存在,固载效果最好,不易流失,也有Cu 存在,固载效果不好,易流失;最后通过连续动态反应,认为自制催化剂具有优秀的催化性能,低温常压催化氧化技术在实践中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