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人物对话的人际意义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z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以挪威作家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为语料,对主要人物娜拉与海尔茂之间的对话进行人际意义研究。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戏剧主题以及人物性格的描写,通过对话中表现的人际意义来揭示人物之间关系。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出发点,主要针对剧本中两位主要人物对话中选择的语气、情态、称呼语这些能够反映人际意义的语言资源。对话能够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可以通过人物对话反映出来。对话中的语气系统(语气类型,主语,限定词时态,语气隐喻)的选择,不同情态量值的情态操作词的使用,以及称呼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读者推测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将两位主人公在别首剧中剧末对话分为三个小节,对这三节中娜拉和海尔茂之间对话中的蕴含着人际意义的语言资源做出了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在全剧中,两位主人公使用疑问语气的比例较高,海尔茂尤其明显。与疑问语气用来提问寻求某种信息这种常用功能不同,海尔茂的疑问语气在开始多数是一种明知故问或反问;在剧末部分出现的疑问语气则是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娜拉的陈述语气占很大比例,一方面是对海尔茂提问的回答,另一方面则是表达自己愿意取悦海尔茂的决心。此外,娜拉使用疑问语气的比例也相对较高。与海尔茂不同,她的疑问语气多用来试探海尔茂的态度或寻求信息。对话中情态分析发现,在剧首及剧中,海尔茂频繁使用高值情态操作词向娜拉发出命令,几乎没有使用低值情态操作词;而在剧末使用了少量的中低值情态操作词向娜拉做出改过的保证。与此相反,娜拉在剧首剧中部分多使用中低值情态操作词,几乎从不使用高值情态操作词。但在剧末部分,娜拉使用了高值情态词。一方面是向海尔茂发出命令,一方面则是表达了自己追求独立的坚定决心。对称呼语的分析发现,剧首剧中部分海尔茂对娜拉采用充满爱意和宠溺之感的称呼,给人一种夫妻关系十分和谐的错觉。而到剧末部分娜拉秘密暴露时,海尔茂立马改变称呼语,对娜拉几乎恶语相向,再到后来危机解除又重新使用亲昵的称呼乞求挽留娜拉。2)从人物对话语气,情态和称呼语选择的变化中我们发现了人物关系的变化,推断了人物性格,并从语言学的角度理解了戏剧表达的主题。语言选择的变化反映了人际意义的变化。海尔茂的语言选择看似是为他与娜拉之间建立亲密关系服务,给读者树立了一个疼爱妻子的完美丈夫形象。但对其语气,情态以及称呼语的分析发现事实上海尔茂十分擅长用语言在他与娜拉之间制造距离感,用语言来维护自己的权威,粗鲁自私,任性无常,胆小懦弱的本性也在语言选择中暴露无遗。在婚姻中,娜拉是供他取乐的玩偶,他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有绝对的控制权。相反,娜拉的语言选择多数是为了取悦丈夫,试图拉近与丈夫之间的距离。她的真实想法和自我意识因受制于丈夫为她设立的玩偶形象难于在其语言选择中得到体现。娜拉的语言选择一方面展现了她的天真和勇敢,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她甘做丈夫附庸的玩偶形象。直到秘密暴露,娜拉认识到海尔茂的真面目,对海尔茂的幻想破灭才最终激发内心的自我意识,发出要摆脱玩偶地位成为独立思考的人的呐喊。
其他文献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型、技术型人才,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协调和衔接发展及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错位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级应用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在组织中,不在正式的合约规定之内,也不在奖罚的范围之内,员工可以自行决定,但是在整体上有利于组织功效发挥的一种行为。当前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主要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