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列传》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ps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小说最初连载于光绪壬辰(1892年)二月创刊的《海上奇书》(初为旬刊,后改为月刊),每期刊两回,刊载至第三十回而结束。后集结成书,于光绪甲午(1894年)出版了六十四回本的石印本。小说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在上海的沉沦为线索,描写了近三十位烟花女子与其嫖客间的露水姻缘,客观再现了当时上海青楼女子的生存状态。本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分别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审美取向、对现代海派小说的影响等几方面分析小说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部分是《海上花列传》对“奇书文体”的继承与创新。作者在创作中自觉因袭六部“奇书”的艺术精华,但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小说的内容特色自觉活化为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小说中“穿插藏闪”的叙事结构与“奇书文体”中经常使用的“横云断山”、“横桥锁溪”、“重作轻抹”、“伏笔”等技巧的渊源关系,“无雷同”“无矛盾”“无挂漏”的人物刻画之法对张竹坡“情理”说的发挥,即是明证。 第二部分是《海上花列传》的现代性新质。近代上海的文化氛围具有中西合璧、商业化、大众娱乐性等特色,这种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加之作者独特的审美取向孕育了小说中的种种现代性新质:有别于传统狭邪小说而颇似五四现实主义文学的近真倾向;打破了中国古代言情说部的叙事常规,在“平淡而近自然”的白描中凸显出的市民意识;通篇对话中灵动的苏白方言赋予小说的别致的语言风貌;小说中说书人权限的缩小以及戛然而止的开放式结尾等叙事形式的新变。 第三部分是《海上花列传》对现代海派小说的影响。《海上花列传》作为旧海派空前绝后的杰作,对现代海派小说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在都市民间文化突兀而现的20世纪40年代。当时海派文学的健将张爱玲更是对《海上花列传》有着难以割舍的钟爱,与韩邦庆产生了一次次的艺术共鸣,正是在对这部小说的传承和超越中,她的作品具有了“现代化和中国化的双重品质”。 由分析可知:《海上花列传》中化用传统而来的精巧结构和巧妙的人物刻画之法透露出作者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尊崇和有意识的学习。而小说中对人性的深刻体察,对世俗美的渲染以及素朴的白描手法则代表着小说打破传统向现代性转变的努力。正是两方面的浑然统一使小说呈现出近代文学所特有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征。
其他文献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建筑业在与国外同行业竞争中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但其过低的产值利润率,限制了其发展的潜力。但同时,目前的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却“忽如一夜
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如何进一步加快各城市的联动发展,成为目前广受关注的问题。而在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政府的合理定位与积极作用至关重
清初是中国美术发展始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绘画领域,尤其是山水画坛仍延续着明以来的画风,文人画盛行,在清初的社会、政治、文化、新思潮、经济和艺术发展自身规律的
阐述了金属铬生产中“三废”的来源,结合实际论述了三废治理的办法和效果。
激烈的竞争和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促使企业使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开发水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决定于是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的满足不同
随着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血液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长。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但许多因素被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主要包括病毒、遗传因素、放射、化学毒物或药物
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由法律赋予权利人在一定期限内独自使用、收益、许可等权利。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新行业的迅速崛起,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有了新的更为有利的使
拓展训练是一种新颖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它通过受训者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从而提升自我认识。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法对当前
目的:本篇文章通过观察30例严氏祛风除痒止咳方对外感风热、肺肾两虚型咽源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的影响、不良反应等,并以西药为对照组(利巴韦林、西替利嗪
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是这些年困扰我国科技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造成低转化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相对脱节,科技人员缺乏对市场主动和充分的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