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对不同黄瓜材料挥发成分、酶基因表达量和营养物质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蔬菜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美容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提高,黄瓜种植在时间领域不断被延伸,种植面积不断被扩大化、规模化,这也为白粉虱的大面积侵害提供了有利条件。本课题组在黄瓜种质资源研究中发现,某些新种质材料对白粉虱具有较强的抗性,这就为培育黄瓜抗粉虱新品种,在生产中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避免农药残留、土壤环境污染以及粉虱抗药性等一系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以本课题组提供的4份黄瓜(4号、13号、19号、76号)抗性材料为试材,以不抗白粉虱的‘大青把’黄瓜材料为对照,探讨了不同黄瓜新材料叶片组织结构差异和接种白粉虱前后挥发性物质、防御性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及营养物质的变化,旨在为黄瓜抗粉虱机理进行进一步探究,为抗粉虱黄瓜资源的进一步筛选、抗粉虱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材料接种白粉虱后,其抗性根据粉虱数量及粉虱量比值可分为三类:13号和4号为中抗,19号为低抗,76号和对照为不抗。2.接种粉虱后,各黄瓜新材料5种防御酶(PPO、HPL、LOX、SOD、APX)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差异较大,响应机制从高到低依次为:13号、4号、19号、76号、对照,这与抗虫性分级一致。3.不同黄瓜材料对白粉虱抗性与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无关,而与下表皮厚度、叶片组织疏松度有关,即下表皮越厚、叶片组织疏松度越小,抗性越强。4.各黄瓜材料挥发性物质均检测到5大类,苗期主要为醇类、酯类物质,而成株期主要为醇类、酯类和芳香烃类。同时,苗期抗性主要与乙醇含量的升高,己醇、罗勒烯含量的降低相关;而成株期抗性主要与乙酸叶醇酯增加,顺-3-己烯醇、3-己烯醛、金合欢烯等物质含量减少相关。5.叶片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抗性,成株期比苗期表现更敏感。但无论苗期还是成株期,黄瓜对粉虱抗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呈负相关,而与脯氨酸含量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脱水素最早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植物中的一类胚胎发育后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s, LEA蛋白),属于LEAD-Ⅱ家族,分子量从9到200KD不等。近年来关于脱水素的研究发展很快,特别是逆境下脱水素对植物的保护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脱水素富含甘氨酸和赖氨酸,具有很高的亲水性,能与膜脂结合阻止水分过多流失,以保护细胞免受干旱损伤。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