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跨文化能力对学生翻译行为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跨文化能力是翻译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那么,译者跨文化能力对学生的翻译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河北农业大学45名选修高级笔译实践的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揭示译者跨文化能力对学生翻译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译者跨文化能力量表测量学生译者跨文化能力(自变量),以中位数(4.22)为界将被试分为译者跨文化能力低分组(N=21)和高分组(N=24):然后,被试在屏幕键盘行为记录软件Translog的界面中将一篇富有文化专有项的中文短文译成英文,最终记录到译者翻译过程中的9个行为变量(因变量):键盘行为次数、文本生成字数、文本删除字数、用时、每分钟用户行为次数、每分钟文本生成字数、停顿用时、翻译用时和译后编辑用时;最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译者跨文化能力对翻译过程中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译者跨文化能力高分被试与低分被试的译后反思报告,进一步了解被试翻译文化专有项过程中的认知行为。结果表明:(1)译者跨文化能力对译文生成速度有显著影响(t=-1.659,p<0.05)。译者跨文化能力越高,翻译速度更快,翻译用时越短,停顿时间越短,译文生成字数越多。(2)在译者跨文化能力的子能力中,译者的外国文化知识显著影响了翻译速度(β=0.374,t=2.545,p<0.05)和翻译用时(β=-0.388,t=-2.615,p<0.05)。译者了解外国文化知识越多,越能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少的时间完成翻译任务。(3)通过进一步对比被试的译文和译后反思报告发现,在译者跨文化能力的子能力中,本国文化知识的缺失是造成中译英文本中文化专有项翻译困难的主要原因,跨文化技能是影响生成译文质量的主要因素。译者跨文化技能越高,联系对比本国和外国文化知识能力越强,对翻译文化专有项过程中的词汇选择更为合理,最终生成译文质量较高。本研究建议翻译教育应将译者跨文化能力作为重要培养目标,着力增加学生译者的外国文化知识和本国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译者进行跨文化比较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译者翻译的速度和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iR-339-3p对永生化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增殖的影响和机制,为探讨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SOD3基因相互作
诗人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代表作《唐璜》(Don Juan)已有200年历史。其汉译研究主要以查良铮译本(1980)为主,因其富有文学性,贴合中文读者审美需求倍受学界关
目的:探讨circFBLIM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并分析其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circFBLIM1在胃癌组织与非癌胃粘膜组织以及不同胃癌细胞与正常胃
辽河岩群是分布于辽-吉造山带中独具特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系,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和变质事件的改造,其变质作用演化对辽-吉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辽东岫岩北
成体哺乳动物的内耳无法再生毛细胞。人的毛细胞一旦受损或死亡便会造成永久性的听觉和平衡觉的功能异常,甚至会导致个体失聪、失衡。但是自然界中鸟类、两栖类和硬骨鱼类等
研究背景:穿山甲甲片及花胶作为贵重中药材,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亦迅速增加,价格也随着上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混伪品,于是,对甲片及花胶的准确鉴定是十分有必
目的:筛选发现基于eIF4G1为靶点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的候选药物并探讨增敏效应及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基因表达谱标签相似性比较途径,从GEO数据库获得沉默eIF4G1细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sequencing,scRNA-seq)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识别未知的细胞亚型、研究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以等级制为体系特征的地区中,地区大国确定其地区战略的逻辑以及域外大国对地区秩序的塑造作用。论文以地区大国印度在地区和国际两个层次上的身
出露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托河林场东南部的毕利亚山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碱性长石,为碱长花岗岩;微量元素低Sr低Yb,属于“低Sr低Yb型”花岗岩;其锆石具有明显岩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