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功率密度提升是新一代动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轴承组合结构作为柴油机重要的主承力结构之一,主要是由机体、主轴承盖、主轴瓦、曲轴以及若干连接螺栓组成。由于功率密度提升导致的曲轴与主轴承耦合变形增加、典型零部件强度失效等可靠性问题都对整机可靠性起到不可忽略的影响。对于主轴承组合结构协调匹配设计,“协调”是设计目标,指在外界载荷作用下主轴承组合结构呈现强度协调(机体和主轴承盖强度安全系数提高)、变形协调(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率密度提升是新一代动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轴承组合结构作为柴油机重要的主承力结构之一,主要是由机体、主轴承盖、主轴瓦、曲轴以及若干连接螺栓组成。由于功率密度提升导致的曲轴与主轴承耦合变形增加、典型零部件强度失效等可靠性问题都对整机可靠性起到不可忽略的影响。对于主轴承组合结构协调匹配设计,“协调”是设计目标,指在外界载荷作用下主轴承组合结构呈现强度协调(机体和主轴承盖强度安全系数提高)、变形协调(主轴瓦变形减小)、接触强度协调(机体与主轴承盖端面的接触强度安全系数高)且质量协调(质量可控)的综合最优的和谐状态。“匹配”是设计方法,指的是通过制定强度、变形、接触强度以及质量的协调性评价准则并引入多目标优化理论对主轴承组合结构各方面性能进行优化使其达到综合最优的过程。论文从主轴承组合结构系统层面出发,运用仿真分析手段,结合试验验证,以强度、刚度、接触强度及质量为匹配目标,开展了主轴承组合结构协调匹配设计方法研究。着重探讨了主轴承变形协调性评价方法,揭示了关键部件可靠性影响规律,改进了传统NSGA-II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主轴承组合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是论文的研究基础。为了兼顾仿真计算效率与计算准确性,提出考虑机体局部加强筋和忽略机体局部加强筋的两种简化模型。基于简化方案建立了主轴承组合结构的局部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设计并进行强度和接触强度的验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为主轴承组合结构协调匹配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主轴承组合结构四项协调性考察要素中变形协调性的表征方法与计算方法最为复杂。针对传统变形评价指标难以评判主轴瓦及其配合副即曲轴之间是否发生运动干涉的问题,提出以主轴瓦最大径向变形量作为主轴承变形协调性的评价指标。定义主轴瓦最大径向变形量,研究主轴瓦最大径向变形量的计算方法,设计并进行主轴瓦最大径向变形量的验证试验,验证了主轴承变形协调性评价方法的正确性。主轴承组合结构关键部件可靠性影响规律研究是协调匹配设计的基础。基于正交试验分析主轴瓦最大径向变形对设计参数的灵敏度,确定了主轴承组合结构螺栓载荷、结构尺寸及装配公差方面的典型设计参数。探明了典型设计参数对主轴承组合结构关键部件强度、刚度及接触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机制。NSGA-II算法是主轴承组合结构协调匹配设计主要运用的求解方法。针对传统算法存在计算效率低且算法后期的进化过程极易影响到Pareto最优解分布的局限性,提出基于FSCS-ART算法和混合自适应策略的改进NSGA-II算法。经验证,采用改进初始化方式和传统初始化生成个体的分散度MDispersion和最近相邻个体的平均距离Mav g的差值分别为0.1511和1.2916,表明改进初始化方式生成个体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丰富种群的多样性。此外,进化后期采用改进算法生成个体的平均适应度更快地贴近最大适应度曲线,表明改进算法的计算收敛性更佳,更有利于提高协调匹配设计的计算效率。综合上述研究,针对主轴承组合结构面临的各考察要素间协调性设计不理想的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主轴承组合结构的协调性评价体系,结合主轴承变形协调性评价方法研究和关键部件可靠性影响规律研究,建立了协调匹配设计数学模型。运用改进NSGA-II算法求解数学模型,确定了协调匹配设计方案,进而形成了主轴承组合结构协调匹配设计方法,为复杂结构的协调匹配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并获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价值的结论与成果。优化后,组合结构的强度协调性提升了13.91%,变形协调性提升了14.96%,接触强度协调性提升了2.63%,质量上涨不足1%,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此外,主轴承组合结构的总体协调性提高了11.10%,实现了主轴承组合结构的协调匹配设计目标。最后,依据部分优化设计参数加工了主轴瓦和主轴承盖的改进结构。设计并进行了主轴承径向变形测量试验、强度危险区域第一主应力测量试验及机体与主轴承盖端面最大接触压力测量试验,验证了主轴承组合结构协调匹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周围关节,最终可能导致患者关节的功能丧失,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目前,RA的早期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对于延缓疾病发展、抗炎具有一定效果,但其长期有效性及药物的副作用等问题依旧存在,对于RA的治疗有不利影响。近年来,许多新型生物材料如脂质体、水凝胶、碳纳米管等被发明,因其具有良好的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革命性技术,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研究。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以石墨为负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如电动汽车和大型电源)。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稳定性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家们在设计合成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的可替代负极材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钒氧化物基材料中,钒离子具
研究背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 或 Single Lung Ventilation,SLV)是一种依赖于使用双腔气管插管来使一侧肺通气,而另一侧肺因为被动放气而塌陷的通气方法。但是,单肺通气过程中肺断气复气可以增加术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发生率,ALI造成的肺损害是胸科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单肺通气过程中肺断气复
DNA损伤即DNA物理状态或化学结构异常,它是癌症、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之一,也是紫外/电离辐射、化疗药物等导致机体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发现能减少DNA损伤发生或促进DNA损伤修复的活性化合物,已成为药物筛选领域的热点。然而,现有的DNA损伤评价方法大多依赖于凝胶电泳、放射性标记等常规分析方法,存在通量低、灵敏度不足等问题。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进步,以显微成像结合荧光标记为特点的高内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日益增加,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使得极端降水成为国内外气象和水文等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极端降水研究中的水文频率分析方法,可获得特定频率的降雨估计值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为防洪工程规划及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依据,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近年来,我国的频率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际防洪规划设计和暴雨洪涝灾害预警业务中常用的频率分析
精准高效的降水估计与预报对于农业、交通、水利、电力等多个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全球气象卫星监测的精密化,气象卫星观测数据正在持续爆炸式增长,如何有效挖掘海量卫星观测数据中隐藏的重要降水信息是提升卫星降水估计和预报性能的一大挑战。对于卫星降水估计,如何建模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观测信息与降水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提升降水估计的时效性以及精确性的关键。对于卫星降水预报,如何从卫星观测序列中提取大气运动演变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社会已经正式迈入了网络时代,人们需要接触和处理的复杂网络也日益增多。复杂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表现形式,作为复杂系统的结构形态,它由节点和边构成,是对复杂系统进行抽象地描述。从拓扑的角度出发,图作为一种工具,其不变量的许多性质在研究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性质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不变量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拓扑指数、图能量以及图熵等,它们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复杂网络拓扑结
研究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是全球婴幼儿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防止视力损害。建立用于识别ROP高风险新生儿的预测模型,有望减少不必要的筛查次数。ROP常并发于其他早产儿并发症,眼底筛查可能是了解这些疾病的窗口。利用深度学习对早产儿的眼底图像进行分析,可挖掘RO
X射线多谱CT成像相较于传统CT成像,引入了多个能量下的物质衰减信息,能够抑制“能谱平均”的硬化伪影,实现材料组分及微观结构的定量表征,对新材料、新药物、新能源的研发与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鸡尾酒会”盲分离的多谱CT成像,避免了现有多谱CT成像存在的模型复杂、能谱已知等局限性,但是在多谱伪影去除、噪声抑制以及窄能谱能量指向性上仍存在问题,影响了定量表征精度。为此,本文在现有多谱盲分离方法基础
研究背景主动脉瓣钙化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瓣膜疾病。目前尚无药物能明显改善该疾病,进展性主动脉瓣钙化疾病患者在疾病晚期出现主动脉狭窄、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休克和猝死。主动脉瓣钙化疾病进展缓慢,瓣膜的慢性炎症在病程中起重要作用。病变的主动脉瓣中有单核细胞浸润。可溶性细胞外基质蛋白可诱发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中与瓣膜钙化相关的病理过程。而matrilin-2作为具有适配器蛋白功能的非胶原性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