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成立。紧接着,村镇银行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从2007年到现在,村镇银行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村镇银行属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的时间还不长,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抗风险能力还很弱,一旦出现风险,将会给自身的经营带来威胁,甚至面临破产。村镇银行如果经营不善,不仅与最初成立时服务三农的目标背道而驰,而且会增加农村金融体系的负担,对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科学地认识村镇银行的风险,合理地对其进行评估,并加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能够大大减少村镇银行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给村镇银行带来的损失,促进村镇银行更快、更好地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对村镇银行及其风险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分别对村镇银行和村镇银行风险的特点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结合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和村镇银行自身的特殊性,提出村镇银行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七种类型的风险,并且详细分析了每种风险产生的根源及其相互联系。第三章根据上文提出的七种类型的风险构建村镇银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包括8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然后阐述村镇银行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即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理论部分。第四章是村镇银行风险的案例分析部分,以P市X村镇银行为例,运用第三章提出的模型对其运营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估,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并计算出每一级指标的权重;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评估结果与X村镇银行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最后针对该村镇银行的现实情况提出具体风险防范策略。第五章是文章的结尾部分,这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