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关岭方言疑问句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获取语料,在此基础上,借鉴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疑问句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以及文献法等方法,首次对关岭方言疑问句进行较为系统地描写与分析,力图从多角度对关岭方言疑问句进行深入分析以丰富西南官话的语法研究。本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大致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关岭县的地理历史、方言音位系统以及关岭方言目前的研究现状等内容。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表达疑问范畴的手段,关岭方言表达疑问范畴的手段有语调手段、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第二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关岭方言疑问可分为是非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正反疑问句和特指疑问句,本章还讨论了各个类型的疑问焦点和疑问程度;第三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关岭方言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可分为疑问词的非疑问功能和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主要有陈述、指令、拒绝、感叹以及一些基础的人际互动功能等;第四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学特征,并用分析性的眼光来分析关岭方言疑问句。结语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结论,指出文章不足之处以及将来想要努力的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为语料创新和研究思路创新。语料创新,关岭方言属西南官话川黔片中的黔中小片,目前没有关于这个方言小片的研究成果,本文首次以关岭方言疑问句为对象进行描写分析,也首次对黔中小片方言疑问句进行语料收集,所以在语料上有所创新;研究思路创新,以往的疑问句研究中,大多只描写疑问句的分类,本文不仅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分析了关岭方言疑问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内容,还运用了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将关岭方言疑问与其他西南官话的疑问句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关岭方言疑问的类型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