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认同,简言之,即民众对于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在政治认同活动中,人的需要是最根本的的动因,政治认同的主体和客体在实现认同的过程中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而保持着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共同体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指出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实现基层政府现代社会治理的价值。换言之,基层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治理理念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也就意味农民对于乡镇干部工作的认可与评价将成为衡量基层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乡镇干部作为国家政权与农民之间的重要枢纽,向上承担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策执行者角色,向下直接面对底层民众肩负服务百姓的使命。农民对于乡镇干部的政治认同研究对于农村治理有着根本的重要性,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如下四个章节:第一章节,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梳理。概念是立论的基础,该章首先分别对政治认同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阐述政治认同的相关功能,同时对于本文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解释说明。第二章节,肥西县农民对乡镇干部的政治认同现状分析。主要以两次肥西县实地调研资料为依据,总结了政治认同主体——农民和政治认同客体——乡镇干部的在政治认同过程中的正面反馈。指出农民政治认同面临政治传播困境、公共服务建设对接不畅以及经济转型三方面的挑战。第三章节,农民对乡镇干部的影响因素分析。综合使用理论分析法和交叉表(Crosstab)数据分析法,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分别对时代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经济绩效和公共服务绩效)和传播因素在政治认同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对比分析,准确把握各影响因素在实现农民对乡镇干部政治认同中的影响效力。第四章节,优化农民政治认同的基本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提升农民政治认同水平的重要举措,并从价值机制、利益机制和传播机制三方面优提出优化农民政治认同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