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CR-SSCP检测Notch1基因突变及与LIM蛋白FHL1C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血病是一类特殊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是因为抑癌基因被失活,致癌基因的激活,单独或共同作用从而使细胞出现非正常的增殖现象与分化障碍,或凋亡机制受到干扰所引起。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即 T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T-ALL)是白血病里一种高侵袭性恶性肿瘤,特征以T细胞克隆增生、聚集及浸润组织为特征,其起源于T淋巴细胞的初期发育阶段,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病程为进行性,该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远高于成人。目前,联合化疗仍是该种疾病的首选治疗途径,但治疗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病的比例超过50%,平均生存时间(Mean survival time)短于1年,达到EFS(Event-free survival,无事件生存)标准的比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仅为30%~50%,对于成人患者来说,T-ALL疗效尤为不佳,急需治疗措施的进步。因此,对T-ALL这一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对于改善T-ALL患者的预后,提高长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最先在人类T-ALL中发现了Notch信号通路可影响到恶性肿瘤发病机制,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约50%T-ALL患者可存在Notc h1基因的突变,No tc h1基因已成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中最为常见的活跃癌基因。有资料显示,T-ALL发生及发展的主要机制是人类基因组中7号染色体上和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易位(分别是TCR基因和No tc h1基因),No tc h基因组序列出现点突变后可引起Notc h信号非正常激活。还有证据显示,因染色体易位或点突变现象发生在Notc h基因均可导致 Notch信号传导途径相关组成部分内重要的胞内受体段(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可呈现出不间断的不依靠配体而出现活化的相关现象,这一异常机制可引起超过50%的T-ALL患者细胞内Notc h1信号通路出现异常活化现象。  在哺乳动物的 Notch信号通路中,起转录激活作用的 RBP-J蛋白是以转录因子的形式发挥生理功能的,其功能属于DNA结合蛋白。Aster研究组发现RBP-J作为Notch信号通路其中的关键转录因子是作为与No tc h1突变异构体主要的互相结合蛋白,形成复合物后可调控信号传导途径下游里与T-ALL发生可能相关的一系列基因的表达。  在小鼠体内发现一种LIM结构域蛋白KyoT2,可与NIC竞争结合RBP-J而抑制RBP-J介导的转录,已知属于FHL1家族的FHL1C是人类体内的小鼠KyoT2分子同源蛋白。近年来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和microarray谱比较临床患者中提取的肿瘤标本,发现 FHL1在如恶性脑肿瘤、结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都呈现低表达,而在T-ALL患者中FHL1C(FHL1的选择性剪切体亚型之一)呈现低表达状态。本研究组既往的研究成果证实FHL1C亦可抑制RBP-J介导的Notch信号通路的转录,其具体原理是上述现象抑制了与T-ALL发生有密切关系的 Notch信号通路下游C-Myc、HES1和HES5分子的表达,同时促进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上述资料提示:对T-ALL患者同时检测Notch1和FHL1C的基因突变情况有助于快速诊断T-ALL患者的病情状况和预测其预后发展。基于验证此设想,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主要研究结果:  1、通过收集T-ALL患者和对照组的骨髓及静脉血样本,分离骨髓及静脉血淋巴细胞并提取其全基因组,设计引物通过PCR和巢式PCR(nes ted PCR)技术克隆出相关片段。按照要求构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用SSCP技术对Notch1和FHL1C可能发生突变位点位置的系列片段进行检测,并对比测序结果,发现其检验效率达到95%以上。  2、在此结果基础上通过统计学方法分别分析了Notch1、FHL1C有效突变结果对患者的病情造成的影响,证实Notch1有效突变对T-ALL患者的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HL1C有效突变对患者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存在交互作用,提示FHL1C有效突变可影响Notch1有效突变对T-ALL患者的预后作用。  3、成功构建了表达FHL1C的真核表达载体FHL1C-pEGFP-N1,通过核酸转染Hela细胞、Wester n-blot验证表达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产生的荧光蛋白,证明了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FHL1C分子两端区域的不同功能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以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PCR-SSCP技术对T-ALL患者基因突变位点进行诊断,相比较传统测序技术,在同样保持准确率的基础上还具有简便快速,性价比高的优点,更能适应临床工作需求;检测Notch1、FHL1C有效突变结果并结合分析可以对T-ALL患者病情发展预测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从而有更多的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背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记忆可分为回顾性记忆(RM)和前瞻性记忆(PM)两种。前瞻性记忆指的是形成、保持和记未来的行动意图。PM可分为以时间为基础的PM和以事件为基
水田改种棉花能否获得高产?能否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直接关系到农民植棉的积极性。为适应水改旱扩棉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水田改种棉花高
由湛江师范学院和湛江市农业局等单位承担的水稻超高产“三化”(指标化、规范化、仪器化)栽培模式研究,经1980—1992年的试验和示范,研究了水稻亩产600—750公斤的生理形态
从合勒的现象学态度与典范精神位格理论而言:由于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教师精神位格的典范价值各有不同,中国教师的位格具有神性,具有圣者的最高、最纯、至善的典范精神位格,西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是治疗小肝细胞癌的最新有效的微创手术,但该手术的麻醉尚未得到重视,一般的局部麻醉或者单次使用镇痛药物均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局部麻醉下辅助咪达唑
目的:   评价简体中文版ICU意识模糊评估法(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评估我国大陆ICU病人谵妄状态的有效性。   材料和
A new design of vision based soccer robot using the type TMS320F240 of DSPs for MiroSot series is presented. The DSP used enables cost effective control of DC
期刊
目的:探讨RNA干涉技术沉默USP22基因抗人结直肠癌的效应,为结直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有效靶点及技术。   方法: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DNATM6.2-GW/EmGFP-miRNA-USP22重组质粒;应
目的:评估新型光学生物测量仪AL-Scan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球结构参数的重复性、再现性及其与IOLMaster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2名观测
目的:通过对CD40及其配体CD40L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表达的研究,探讨CD40/CD40L在早发型子痫前期的表达及意义,进而阐述CD40/CD40L信号系统在早发型子痫前期病